《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上海》求取 ⇩

导论一个新的发展观1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历史由来1

三位一体的发展内涵3

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5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能力建设6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8

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10

中国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接受10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12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13

建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15

第1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22

第一章清洁生产22

清洁生产是人类实践与理论探索的产物22

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22

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24

推行清洁生产的战略意义25

美国和海外其它国家地区的清洁生产26

清洁生产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9

我国与发达国家环境质量的差距在拉大29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大力推行清洁生产32

清洁生产在我国跨世纪发展中大有可为35

清洁生产在中国的实践39

上海推行清洁生产的战略思路40

主要目标41

把清洁生产列入中长期规划41

加快清洁生产工业技术的开发和利用42

强化清洁生产的法规和管理43

第二章持续农业46

持续农业的实质46

持续农业的提出46

持续农业的内容47

国外的持续农业48

中国的持续农业49

中国农业的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50

中国的“持续农业”战略53

持续农业与上海的都市农业发展战略58

上海的都市农业发展战略58

持续农业是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59

上海持续农业的实现措施60

第三章绿色能源65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65

能源的概念与种类65能源与人类进步和发展68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70

传统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的不可持续性70

绿色能源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75

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77

中国的能源洁净工程81

上海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84

制约上海能源资源持续发展的因素85

实现21世纪上海能源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89

第2篇可持续发展的社会98

第一章控制人口98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99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99

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02

中国人口发展的现状105

人口增长与人口转变105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与老龄化107

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108

人口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10

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111

贯彻基本国策,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11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素质112

未雨绸缪,迎接老龄化的挑战112

第二章消除贫困114

消除贫困与可持续发展114

谁是贫困者114

贫困、环境与发展115

消除贫困与可持续发展116

中国消除贫困的现状117

中国的贫困与贫困人口的变化117

中国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及环境特征118

扶贫与消除贫困面临的主要问题120

中国消除贫困的战略和对策122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扶贫目标122

消除贫困的对策123

第三章人类住区126

人类住区与可持续发展126

人类住区、环境与发展126

人类住区要走向可持续发展128

中国人类住区现状130

中国城市化与人类住区发展130

城市化发展趋势与人类住区问题131

中国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132

城市化与人类住区管理133

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人类住区功能134

改善人类住区环境136

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137

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138

建筑节能和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率138

第3篇可持续发展的自然140

第一章资源利用140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41

自然资源的构成与特点141

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43

中国主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144

中国主要资源的分布情况144

中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148

上海主要资源的需求与利用状况149

促进中国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155

中国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重点155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157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160

第二章环境保护164

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164

臭氧层耗竭与有害紫外线167

温室效应气体与地球温暖化168

大气污染严重170

水体污染与全球性淡水危机171

海洋环境恶化172

森林和生物性资源锐减173

形势严峻的中国生态环境174

大气环境和大气污染174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重175

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177

森林锐减与生态破坏严重178

垃圾成灾179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80

从发展战略上认识环境保护180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与严格执法181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与消费观念182

增加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182

广泛开展国际与国内合作183

第三章防灾减灾187

人类的主要自然灾害187

地质性自然灾害187

气象性灾害190

海洋性灾害192

生物性灾害193

中国灾害地理特征与区域差异194

受灾范围广194

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194

防灾减灾对策195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形成防灾、抗灾、救灾机制195

合理布局生产,将防灾减灾纳入经济建设范畴196

提高科学预测水平,减轻自然灾害损失201

第4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203

第一章法制建设203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需求203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204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需求205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实践206

国家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工作206

上海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标与现状207

上海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任重道远210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212

法律实施是法律意志的根本需求212

法律实施的现状不容乐观215

法律实施重在强化法律意识216

保障法律实施要突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建设219

第二章绿色科技223

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发展223

绿色科技的由来与概念223

绿色科技的基本内涵224

中国绿色科技发展的现状226

绿色技术226

绿色产品与绿色标志227

绿色材料228

绿色管理230

绿色科技发展战略与思路233

绿色科技发展战略233

绿色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234

第三章公众参与239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公众参与240

公众是现代社会的主体240

公众是可持续发展的受惠者与行动者24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公众参与242

中国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245

中国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246

中国公众积极参与社会事业248

中国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250

新的普及一促进公众理解可持续发展253

中国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与途径254

中国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行动257

通过宣传与培训促进公众理解可持续发展259

结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上海264

跨世纪的挑战264

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264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267

能源消费结构需进一步改善269

人口问题将日益突出270

资源紧缺矛盾加剧274

环境保护形势仍较严峻277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81

上海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281

上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284

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逐步构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289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上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92

附录296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96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政策》301

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上海行动计划》工作方案306

《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上海行动计划》专题研究项目311

后记315

1997《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上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诸大建等编著 1997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