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求取 ⇩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

第一节教育概述1

一、教育的概念1

二、教育的产生7

三、教育的发展11

四、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与趋势16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21

一、西方教育学的历史脉络21

二、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历程30

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与教师教育37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功能40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40

一、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40

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44

三、教育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49

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51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52

六、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4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56

一、人的发展概述56

二、中学生的发展与教育62

三、青春期教育68

第三章教育目的73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意义和社会制约性73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73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76

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78

第二节 确定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81

第三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我国的教育目的88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88

二、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93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94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00

第四章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103

第一节教育者103

一、学校领导的作用和要求105

二、学校职工的作用与要求107

三、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要求110

四、教育者集体力量的协调124

第二节受教育者128

一、受教育者的基本属性129

二、受教育者发展的年龄特征135

三、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与教育150

第三节 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157

第四节 教育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160

第五章教学的一般原理165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过程165

一、教学概述165

二、教学过程168

第二节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和原则175

一、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175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178

第三节 教学方法180

第六章德育的一般原理191

第一节德育概述191

一、德育概念191

二、德育的作用192

三、德育的地位194

第二节德育任务、内容、原则及依据196

一、德育任务196

二、德育内容197

三、德育原则205

第三节德育方法214

一、说服教育215

二、榜样示范218

三、实践锻炼219

四、陶冶教育220

五、自我修养221

六、品德评价222

第七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24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224

一、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224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225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227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229

一、确定科研课题229

二、初步查阅文献资料232

三、拟定科研计划234

四、进一步收集资料236

五、整理和分析资料237

六、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237

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40

一、历史文献法240

二、观察法243

三、调查法250

四、实验法254

五、个案研究法257

第八章中外基础教育改革概述259

第一节基础教育改革的一般原理259

一、基础教育改革概述259

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般过程264

三、基础教育改革的一般原则267

第二节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269

一、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269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275

第三节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280

一、国外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280

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286

第九章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294

第一节 培养目标概述294

第二节 现代教育目标内涵的演进304

第三节国外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307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307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311

三、21世纪日本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314

第四节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315

一、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演进315

二、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想321

第十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27

第一节课程改革概述327

一、课程的含义327

二、当代课程改革的背景328

三、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331

第二节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33

一、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333

二、国外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共同特点335

三、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337

第三节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340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340

二、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348

三、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349

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351

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356

六、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几大难题358

第十一章基础教育教学改革362

第一节国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362

一、布鲁纳363

二、赞可夫366

三、瓦根舍因372

四、罗杰斯375

五、建构主义377

第二节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381

一、新的教学观与教学规范的转型381

二、有效教学384

三、教学方法改革387

第十二章市场经济与学校德育改革391

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391

一、价值概述391

二、人的价值与德育价值394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目标的价值定位402

第二节德育内容的创新及其优化组合407

一、德育内容结构的类型分析407

二、我国现行德育内容的结构性失衡410

三、德育内容的创新及结构的优化构想411

第三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方法的变革413

一、对我国现行德育方法的反思414

二、德育方法变革的基本设想418

三、德育方法变革的基本原则420

四、现代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424

第十三章基础教育评价改革427

第一节教育评价概述427

一、教育评价的意义427

二、教育评价的范围430

三、教育评价的功能433

四、教育评价的类型437

第二节教育评价的原则与标准438

一、教育评价的原则438

二、学校教育评价的标准441

第三节基础教育评价的程序和方法444

一、基础教育评价的程序444

二、基础教育评价的方法446

第四节基础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449

一、西方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449

二、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457

三、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459

第十四章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470

第一节学校管理改革概述470

一、学校管理的概念及其特点470

二、学校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471

三、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宏观背景474

第二节国外学校管理理念476

一、校本管理理论476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482

三、学校效能理论485

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486

第三节 国外学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490

第四节 国外中小学教师管理的现状与改革492

第五节 国外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的趋势495

第六节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对策497

一、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主要成就497

二、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503

参考书目507

1996《教育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文全,冷泽兵,卢清主编 1996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教育学(1930 PDF版)
教育学
1930 佛学书局
教育学(1980 PDF版)
教育学
1980
十万个为什么  12(1973 PDF版)
十万个为什么 12
1973
教育と教育学(1970.07 PDF版)
教育と教育学
1970.07 岩波書店
教育と教育学(1962.01 PDF版)
教育と教育学
1962.01 鏡浦書房
教育学(1979 PDF版)
教育学
1979
体育教育学(1994 PDF版)
体育教育学
199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才教育(1992 PDF版)
英才教育
1992 北京:新华出版社
教育学(1989 PDF版)
教育学
1989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教育学(1985 PDF版)
教育学
1985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1980 PDF版)
教育学
1980 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
教育学(1987 PDF版)
教育学
1987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1988 PDF版)
教育学
1988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教育学(1997 PDF版)
教育学
1997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育学(1985 PDF版)
教育学
1985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