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读本》求取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1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认识史上的深刻革命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12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7

一、全党各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前具有迫切的战略意义17

二、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22

本章简要结论25

第二章 实践基础上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26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26

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6

二、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31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6

第二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9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39

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44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48

四、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52

第三节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55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体现55

二、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57

三、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61

四、实事求是和改造主观世界64

本章简要结论68

第三章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69

第一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69

一、事物联系的普遍性70

二、事物联系的多样性74

三、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82

第二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86

一、世界的永恒发展86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90

三、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97

第三节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100

一、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100

二、坚持发展的观点,反对静止的观点104

本章简要结论109

第四章 矛盾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110

第一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110

一、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110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13

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120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25

一、矛盾的普遍性125

二、矛盾的特殊性128

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34

第三节 矛盾分析方法140

一、坚持两点论140

二、注意抓主要矛盾143

三、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146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48

本章简要结论152

第五章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54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154

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154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60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63

四、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和它的基本矛盾170

一、社会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170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175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80

第三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83

一、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183

二、改革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187

三、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191

本章简要结论194

第六章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96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一种历史现象196

一、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196

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202

三、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206

四、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21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21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关系21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的特点220

三、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224

四、阶级分析方法227

第三节 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231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特殊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231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235

三、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240

本章简要结论244

第七章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246

第一节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246

一、社会意识的构成246

二、社会意识的本质250

第二节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55

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个曲折的复杂过程255

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5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63

一、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26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26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270

四、加强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277

本章简要结论280

第八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82

第一节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282

一、两种对立的创造历史的观点282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286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291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295

一、每个人在历史中都起一定的作用295

二、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298

三、杰出人物作用的社会制约性302

第三节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305

一、群众与政党305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308

三、恢复和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313

本章简要结论318

第九章 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319

第一节 人生观与世界观319

一、世界观决定人生观319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23

三、人生价值是对社会的贡献327

四、提倡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335

第二节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340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共产主义而奋斗340

二、以雷锋为榜样,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344

本章简要结论348

1990《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读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 1990 北京:蓝天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
1990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本(199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本
1998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198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
1980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198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
1984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1980.0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
1980.08 广东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  初稿  下(1960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 初稿 下
1960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读本(199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读本
1997 济南:黄河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197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
1978
马克思主义哲学干部读本(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干部读本
1982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  通俗讲话(197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 通俗讲话
1979 福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读本(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读本
198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198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要读本
1982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通俗读本(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通俗读本
1992 北京:法律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199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
199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199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读
1995 北京:法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