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论》求取 ⇩

导论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1

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思想前提4

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11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14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18

一、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过程1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其重大意义20

科学社会主义编2

第一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2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必然导致社会主义2

二、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5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10

一、战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情况10

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趋势14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20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总规律的特殊表现20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25

第二章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规律性29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和道路29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29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31

三、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斗争形式33

四、和平过渡是无产阶级革命可能出现的一种形式34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策略36

一、无产阶级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36

二、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力量38

三、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39

四、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同盟军41

第三节 过渡时期和过渡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42

一、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42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44

三、过渡时期的特点和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46

第三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50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50

一、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未来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方法50

二、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与高级阶段的科学区别51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关系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56

一、社会主义社会历史阶段的长期性56

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60

三、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再认识62

第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基本特征6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66

一、现代化的大生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66

二、世界新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建设69

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重大意义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74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74

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又一基本特征7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特征8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特征83

第五章 社会主义社会模式的多样性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统一性与模式的多样性87

一、社会主义模式概念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成果87

二、社会主义模式多样性的理论依据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条件和基本内容94

一、各国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条件94

二、社会主义模式构成的基本因素96

三、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97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与改革1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改革的历史必然性103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103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必然结果10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改革的性质和基本特点108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改革的性质108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改革的基本特点10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改革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110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与开放11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开放性社会114

一、开放是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14

二、社会主义社会是更加开放的社会118

第二节 开放是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121

一、开放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121

二、开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对立制度和平共处与竞争的必然要求125

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开放理论认识的曲折126

第八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及其相互关系1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131

一、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基础131

二、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13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140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及其根源140

二、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与协调145

第九章 工人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151

第一节 工人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领导作用151

一、工人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执政党地位151

二、党的性质决定党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作用1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党的领导的内容和方式157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党的领导的内容157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实行领导的方式15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编165

第十章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165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初级阶段16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165

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前提169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特点17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点17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主要特点17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关系的主要特点176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化的主要特点17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180

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180

二、确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根本依据181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反“左”防右的理论武器183

四、对认识社会主义一般发展规律的新贡献184

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187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187

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187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190

三、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194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的实现196

一、实现根本任务的目标196

二、经济发展战略1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残余形态的阶级斗争204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残余形态的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204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的新特点206

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残余形态的阶级斗争209

第十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212

第一节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12

一、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及其内容212

二、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依据215

第二节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经济218

一、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218

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道路与趋势221

第三节 发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24

一、我国现阶段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24

二、通过改革建立、完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体制227

第四节 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229

一、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与改革229

二、多种经济形式与多种分配形式232

第十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35

第一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35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35

二、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238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43

一、我国政治体制的形成243

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途径246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方针249

第十四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5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5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253

二、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地位255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2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26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260

二、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263

三、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72

第十五章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276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及其客观依据276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27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涵义279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客观依据281

第二节 “一国两制”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285

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原则的新典范285

二、“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运用和发展286

三、“一国两制”构想为统一战线理论增添新的内容288

四、“一国两制”构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做出新贡献291

第三节 实现“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实践意义294

一、“一国两制”构想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进程294

二、实现“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全民族的繁荣与进步295

三、实现“一国两制”构想对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有重大的意义297

第十六章 我国社会主义的对外关系300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300

一、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形成300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303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根据305

第二节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307

一、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307

二、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根本任务311

1988《科学社会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于华锦,王景春主编 198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3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3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07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0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1998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
199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5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5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 北京:人民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 北京:人民出版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95 PDF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95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97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97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1993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概论
1993 八一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1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1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95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95 北京:华夏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1997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
1997 北京:科学出版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 PDF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南开博士园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及导师简介(1991 PDF版)
南开博士园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专业及导师简介
1991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