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1》求取 ⇩

虞世南(18首)1

从军行二首1

拟饮马长城窟3

出塞4

结客少年场行5

怨歌行6

中妇织流黄7

门有车马客7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9

赋得吴都9

赋得慎罚10

赋得临池竹应制11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12

奉和咏风应魏王教12

春夜13

咏舞13

咏萤13

13

萧德言(1首)15

咏舞15

褚亮(5首)16

临高台16

在陇头哭潘学士16

和御史韦大夫喜霁之作17

晚别乐记室彦17

秋雁18

窦威(1首)19

出塞曲19

李百药(16首)20

渡汉江20

秋晚登古城21

途中述怀21

郢城怀古22

晚渡江津24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24

谒汉高庙25

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26

赋得魏都27

赋礼记27

奉和初春出游应令28

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29

送别29

雨后30

咏蝉30

咏萤火示情人30

王珪(2首)31

咏汉高祖31

咏淮阴侯32

陈子良(7首)34

夏晚寻于政世置酒赋韵34

入蜀秋夜宿江渚34

游侠篇35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35

于塞北春日思归38

送别38

咏春雪38

孔绍安(4首)39

赠蔡君39

结客少年场行39

伤顾学士40

别徐永元秀才41

魏徵(2首)43

述怀43

砥柱山44

刘孝孙(3首)46

早发成皋望河46

送刘散员同赋陈思王诗47

游人久不归47

咏笛47

王绩(35首)49

古意六首49

石竹咏52

田家三首52

赠李徵君大寿54

山中叙志56

赠梁公56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57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59

初春61

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62

春桂问答二首62

北山63

野望63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64

赠学仙者65

黄颊山65

建德破后入长安咏秋蓬示辛学士66

过酒家五首(选一)66

夜还东溪67

初春67

题酒店壁67

戏题卜铺壁68

尝春酒68

秋夜喜遇王处士69

山夜调琴69

看酿酒69

过汉故城70

王梵志(34首)73

我昔未生时73

城外土馒头74

欺诳得钱君莫羡75

梵志翻着袜76

他人骑大马77

家有梵志诗78

吾富有钱时78

他家笑吾贫79

道士头侧方79

寺内数个尼80

世间慵懒人81

天下恶官职81

兴生市郭儿82

世间日月明82

本是达官儿83

造化成为我83

百姓被欺屈83

鸿鹄尽游扬84

吾有十亩田84

草屋足风尘85

官职莫贪财85

饮酒妨生计85

蒙人惠一恩86

你道生胜死86

相将归去来86

富饶田舍儿87

贫穷田舍汉88

富儿少男女88

当官自慵懒89

知足即是富89

王二语梵志90

回波乐90

梦游万里自然91

纵使千乘君91

袁朗(3首)92

赋饮马长城窟92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93

秋夜独坐94

杜淹(1首)96

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96

陈叔达(2首)97

春首97

咏菊97

李世民(29首)99

帝京篇十首(选四)并序99

饮马长城窟行103

幸武功庆善乐104

重幸武功106

经破薛举战地106

过旧宅二首(选一)107

还陕述怀108

入潼关108

于北平作109

辽城望月110

出猎110

冬狩111

春日望海112

洛水113

望终南山113

赋尚书114

咏风114

采芙蓉115

望送魏征葬115

秋日翠微宫116

初秋夜坐116

远山澄碧雾116

咏饮马117

宴中山117

赐萧瑀118

辽东山夜临秋118

王宏(1首)120

从军行120

凌敬(1首)122

巫山高122

杜易简(2首)123

湘川新曲二首123

崔善为(2首)125

答王无功冬夜载酒乡馆125

答王无功九日126

郑世翼(3首)127

登北邙还望京洛127

巫山高128

看新婚128

长孙无忌(1首)130

灞桥待李将军130

上官仪(9首)131

早春桂林殿应诏131

奉和颍川公秋夜132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132

王昭君133

咏雪应诏134

奉和山夜临秋134

咏画障134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135

入朝洛堤步月136

来济(1首)137

出玉关137

张楚金(1首)138

逸人歌蹭李山人138

武则天(3首)140

早春夜宴140

石淙141

如意娘142

沈叔安(1首)143

七夕赋咏成篇143

张柬之(2首)144

东飞伯劳歌144

出塞145

徐惠(4首)147

拟小山篇147

长门怨148

秋风函谷应诏148

进太宗149

杨师道(2首)150

陇头水150

还山宅151

庾抱(4首)152

骢马152

别蔡参军152

卧病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153

和乐记室忆江水153

许圉师(1首)155

咏牛应制155

李治(3首)156

七夕宴悬圃二首(选一)156

过温汤157

谒大慈恩寺157

员半千(1首)159

陇头水159

崔信明(1首)161

送金竟陵入蜀161

谢偃(1首)162

乐府新歌应教162

贺遂亮(1首)163

赠韩思彦163

毛明素(1首)164

与琳法师164

张文收(1首)165

大酺乐165

张文恭(1首)166

七夕166

张文琮(5首)167

蜀道难167

昭君怨167

咏水168

赋桥168

和杨舍人咏中书省花树169

狄仁杰(1首)170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涂山170

卢照邻(39首)172

关山月172

上之回173

紫骝马173

结客少年场行173

咏史四首(选二)174

早度分水岭176

三月曲水宴得樽字177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178

望宅中树有所思178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179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180

赠益府群官181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182

行路难182

长安古意183

刘生186

陇头水187

巫山高187

雨雪曲188

文翁讲堂188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选一)189

江中望月189

元日述怀190

还京赠别190

至陈仓晓晴望京邑191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191

送郑司仓入蜀192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193

首春贻京邑文士193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194

还赴蜀中贻示京邑游好194

羁卧山中195

酬张少府柬之195

过东山谷口197

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198

哭明堂裴主簿199

曲池荷2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旅眺200

骆宾王(34首)201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201

晚憩田家206

夏日游目聊作207

叙寄员半千207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选一)208

帝京篇210

从军行215

王昭君215

渡瓜步江215

至分水戍216

久客临海有怀216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216

秋日送别217

在兖州饯宋五之问217

咏美人在天津桥218

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218

在狱咏蝉并序219

乐大夫挽词五首(选一)220

冬日野望221

晚渡黄河221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222

夕次蒲类津222

望月有所思223

夏日夜忆张二223

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224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224

槎并序225

边城落日226

边夜有怀227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228

在军登城楼230

于易水送人230

忆蜀地佳人231

咏鹅231

杜审言(26首)233

送崔融233

赋得妾薄命234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234

南海乱石山作235

送和西蕃使236

经行岚州237

夏日过郑七山斋237

代张侍御伤美人237

都尉山亭238

春日怀归238

旅寓安南239

大酺239

除夜有怀240

七夕241

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241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242

重九宴江阴242

登襄阳城243

戏赠赵使君美人244

渡湘江244

赠苏味道245

度石门山246

泛舟送郑卿入京246

赠苏绾书记247

春日江津游望248

春日京中有怀249

李峤(43首)250

秋山望月酬李骑曹250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251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252

早发苦竹馆253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253

清明日龙门游泛255

255

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256

汾阴行256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258

甘露殿侍宴应制259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259

同赋山居七夕260

送崔主簿赴沧州260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261

又送别261

262

262

263

263

264

264

265

265

266

266

267

267

268

268

269

269

270

270

271

271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272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僚应制272

和杜学士旅次淮口阻风274

送光禄刘主簿之洛274

送骆奉礼从军275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275

中秋月二首276

魏知古(3首)277

春夜寓直凤阁怀群公277

从猎渭川献诗278

玄元观寻李先生不遇279

苏味道(10首)280

单于川对雨二首280

正月十五夜281

咏雾281

咏虹282

咏霜282

咏井283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283

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284

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285

王勃(69首)286

倬彼我系286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289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289

山亭夜宴290

咏风290

怀仙并序291

杂曲291

秋夜长292

采莲曲293

临高台294

江南弄295

滕王阁295

圣泉宴296

散关晨度297

别薛华297

重别薛华298

游梵宇三觉寺298

麻平晚行299

送卢主簿299

饯韦兵曹300

白下驿饯唐少府30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01

仲春郊外302

郊兴302

郊园即事303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304

春日还郊304

对酒春园作305

观内怀仙305

秋日别王长史305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306

长柳306

铜雀妓二首(选一)306

羁游饯别307

易阳早发307

焦岸早行和陆四308

深湾夜宿308

泥溪309

三月曲水宴得烟字309

羁春310

林塘怀友310

山扉夜坐310

春庄311

春游311

春园311

林泉独饮311

登城春望312

夜兴312

临江二首312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313

别人四首313

赠李十四四首314

早春野望314

山中314

冬郊行望315

寒夜思友三首315

始平晚息315

普安建阴题壁315

九日316

秋江送别二首316

蜀中九日317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318

落花落318

九日怀封元寂319

陇上行319

自乡远虢319

陇西行十首320

薛稷(7首)323

早春鱼亭山323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323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324

春日登楼野望325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325

秋朝览镜325

饯唐永昌326

邵大震(1首)327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并序327

董思恭(4首)328

感怀328

咏风328

咏雪329

咏桃329

杨炯(18首)330

广溪峡330

巫峡331

西陵峡332

从军行332

刘生333

送临津房少府333

送丰城王少府334

送郑州周司功334

骢马335

出塞335

有所思336

战城南336

送梓州周司功337

送刘校书从军337

和石侍御山庄338

早行338

途中339

夜送赵纵339

姚崇(3首)340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涂山340

秋夜望月341

夜渡江341

刘希夷(24首)343

将军行343

从军行344

孤松篇344

秋日题汝阳潭壁345

巫山怀古346

归山347

蜀城怀古347

春日行歌348

江南曲八首(选六)348

捣衣篇350

代悲白头翁351

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352

入塞353

览镜353

晚春353

送友人之新丰354

夜集张諲所居354

故园置酒355

晚憩南阳旅馆355

韦安石(1首)356

侍宴旋师喜捷应制356

李迥秀(1首)357

夜宴安乐公主宅357

乔知之(10首)358

长信宫中树358

下山逢故夫359

苦寒行359

从军行360

拟古赠陈子昂361

定情篇361

绿珠篇363

羸骏篇364

哭故人365

折杨柳366

王无竞(3首)367

和宋之问下山歌367

铜雀台367

巫山368

李贤(1首)369

黄台瓜辞369

崔融(8首)371

关山月371

拟古372

西征军行遇风372

从军行373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373

咏宝剑374

吴中好风景374

塞上寄内375

韦嗣立(2首)376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376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首并序377

刘幽求(1首)379

书怀379

李显(2首)380

登骊山高顶寓目380

幸秦始皇陵381

宋之问(55首)382

息夫人382

初到陆浑山庄383

夜饮东亭383

送赵六贞固384

题张老松树384

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384

初至崖口385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385

洞庭湖386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387

军中人日登高赠房明府388

寒食还陆浑别业389

寒食江州满塘驿389

至端州驿见杜五审言、沈三佺期、阎五朝隐、王二无竞题壁,慨然成咏390

绿竹引390

明河篇391

初宿淮口392

王子乔392

放白鹇篇393

下山歌394

冬宵引赠司马承祯394

高山引395

嵩山天门歌395

江南曲396

登禅定寺阁396

陆浑山庄397

春日山家397

江亭晚望398

送杜审言398

留别之望舍弟399

晚泊湘江399

过蛮洞400

经梧州400

泛镜湖南溪401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401

题大庾岭北驿402

度大庾岭402

咏笛403

咏钟403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404

下桂江龙目滩405

入泷州江405

桂州黄潭舜祠407

登粤王台407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408

村作408

发藤州409

夜渡吴松江怀古410

游禹穴回出若邪410

灵隐寺411

渡汉江412

嵩山夜还413

题鉴上人房二首(选一)413

伤曹娘二首413

新年作414

和赵员外桂阳桥遇佳人414

郭震(11首)416

古剑篇416

塞上417

寄刘校书418

春江曲418

王昭君三首418

二月乐游诗419

419

419

野井420

杨廉(1首)421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亭字421

沈佺期(74首)422

芳树422

长安道423

高台424

拟古别离424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425

送乔随州侃425

送友人任括州426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426

过蜀龙门428

入卫作429

初达驩州429

被弹430

枉系二首431

凤箫曲433

古歌433

入小密溪434

奉和洛阳玩雪应制435

三日梨园侍宴435

幸梨园亭观打球应制436

洛阳道436

骢马437

铜雀台437

长门怨438

巫山高二首438

巫山高439

七夕440

春闺440

陇头水441

关山月441

折杨柳442

梅花落442

紫骝马443

王昭君443

被试出塞444

杂诗三首444

和常州崔使君寒食夜446

答宁处州446

送陆侍御馀庆北使446

饯高唐州询447

乐城白鹤寺447

游少林寺448

岳馆448

早发平昌岛449

夜宿七盘岭449

十三四时尝从巫峡过他日偶然有思450

初达驩州450

岭表逢寒食451

驩州南亭夜望451

少游荆湘因有是题451

咸阳览古452

览镜452

同狱者叹狱中无燕453

喜赦453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454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455

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456

钓竿篇456

酬杨给事兼见赠台中457

夜游457

塞北二首458

送韦商州弼460

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460

送卢管记仙客北伐461

入鬼门关462

三日独坐驩州思忆旧游462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464

回波词466

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466

邙山467

李?(12首)468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468

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469

寄胡皓时在南中469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469

淮阳公主挽歌470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470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471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471

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472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472

钱唐永昌473

李福业(1首)474

岭外守岁474

陈子昂(92首)475

感遇诗三十八首475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并书439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并序494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497

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498

题居延古城赠乔十二知之499

赠赵六贞固二首499

答韩使同在边500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501

答洛阳主人502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502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503

送别出塞504

登蓟丘楼送贾兵曹入都505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并序505

登泽州城北楼宴507

彩树歌508

登幽州台歌508

喜马参军相遇醉歌并序509

度荆门望楚510

晚次乐乡县511

东征答朝臣相送511

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著作512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512

送殷大入蜀513

落第西还别刘祭酒高明府513

送客513

春夜别友人二首514

遂州南江别乡曲故人515

送东莱王学士无竞515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并序515

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并序518

喜遇冀侍御珪崔司仪泰之二使并序518

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并序520

月夜有怀521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521

白帝城怀古522

岘山怀古522

宿襄河驿浦523

和陆明府赠将军重出塞523

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524

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524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525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526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526

题祀山峰树赠乔十二侍御527

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527

马怀素(2首)529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529

饯唐永昌530

东方虬(4首)531

昭君怨三首531

春雪532

张易之(1首)533

出塞533

张昌宗(1首)534

少年行534

武三思(1首)536

仙鹤篇536

阎朝隐(9首)539

侍从途中口号应制539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涂山540

三日曲水侍宴应制540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541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541

饯唐永昌541

明月歌542

采莲女542

奉和登骊山应制542

韦元旦(8首)544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月字544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545

钱唐州高使君赴任545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546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546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547

兴庆池侍宴应制547

夜宴安乐公主宅548

元希声(3首)549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选三)549

卢藏用(3首)551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未及报,而陈子云亡,今追为此诗,答宋兼贻平昔游旧551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552

夜宴安乐公主宅553

宋璟(2首)554

蒲津迎驾554

送苏尚书赴益州555

李适(2首)556

汾阴后土祠作556

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见赠557

上官昭容(11首)558

彩书怨558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选一)559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选十)559

吴少微(4首)562

长门怨562

哭富嘉谟并序563

古意564

怨歌行565

李澄之(1首)566

秋庭夜月有怀566

郑愔(16首)567

采莲曲567

夜游曲568

少年行568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569

铜雀妓569

胡茄曲570

折杨柳570

秋闺571

塞外三首571

春怨572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573

哭郎著作574

咏黄莺儿575

百舌575

刘宪(7首)576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576

折杨柳576

奉和立春日内出彩花树应制577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577

人日玩雪应制578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578

饯唐永昌578

岑羲(1首)580

饯唐州高使君580

崔堤(13首)581

塞垣行581

冀北春望582

大漠行583

折杨柳585

边愁585

婕好怨585

江楼夕望586

襄城即事586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587

同李员外春闺587

登总持寺阁588

早春边城怀归588

襄阳作589

崔液(9首)591

代春闺591

上元夜六首591

拟古神女宛转歌二首593

萧至忠(3首)594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594

图应制594

陪幸长宁公主林亭595

陪游上苑遇雪595

徐彦伯(8首)597

拟古三首(选一)597

胡无人行598

倢伃598

采莲曲598

孤烛叹598

闺怨599

春闺599

饯唐永昌600

崔涤(1首)601

望韩公堆601

张说(44首)602

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602

答李伯鱼桐竹603

代书寄吉十一604

过蜀道山604

江路忆郡605

巡边在河北作606

入海二首606

岳州作607

出湖寄赵冬曦608

五君咏五首(选一)并序609

冬日见牧牛人担青草归610

离会曲611

邺都引611

城南亭作613

同赵侍御干湖作614

巡边在河北作615

幽州夜饮615

岳州宴别潭州王熊二首616

送岳州李十从军桂州617

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617

岳州别子均618

南中别蒋五岑向青州619

岭南送使619

过庾信宅619

和尹懋秋夜游?湖620

相州九日城北亭子621

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622

深渡驿622

侍宴隆庆池应制623

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623

?湖山寺624

幽州新岁作625

石门别杨六钦望626

寄许八627

岳州别梁六入朝627

岳州西城628

岳州观竞渡628

游洞庭湖629

巴丘春作630

伯奴边见归田赋因投赵侍御630

蜀道后期631

破阵乐词二首(选一)631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632

阴行先(1首)633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633

王熊(2首)635

奉别张岳州说二首635

梁知微(1首)637

入朝别张燕公637

李伯鱼(1首)639

桐竹赠张燕公639

杨重玄(1首)640

正朝上左相张燕公640

朱使欣(1首)641

道峡似巫峡641

崔日知(1首)642

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642

刘允济(3首)645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645

怨情647

见道边死人647

贾曾(1首)649

和宋之问下山歌649

李夔(1首)650

使至汴州喜逢宋之问650

邵昇(1首)651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651

高正臣(1首)652

晦日置酒林亭652

崔知贤(1首)653

上元夜效小庾体653

韩仲宣(1首)654

晦日宴高氏林亭654

崔泰之(1首)655

同光禄弟冬日述怀并序655

苏?(31首)658

和杜主簿春日有所思658

饯郢州李使君659

晓济胶川南入密界659

夜发三泉即事659

小园纳凉即事661

昆明池晏坐答王兵部珣三韵见示661

长相思661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662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663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663

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664

奉和魏仆射秋日还乡有怀之作665

武担山寺665

饯潞州陆长史再守汾州666

饯荆州崔司马666

送吏部李侍郎东归得归字667

送光禄姚卿还都667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667

兴州出行668

边秋薄暮668

晓发方蓦驿669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669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670

兴庆池侍宴应制671

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671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应制671

晓发兴州入陈平路673

同钱阳将军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673

汾上惊秋674

山驿闲卧即事675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675

1994《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1》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蒙,冯宇主编 1994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1(1994 PDF版)
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1
1994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名家注评全唐诗  下( PDF版)
名家注评全唐诗 下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中国海关与义和团运动(1983 PDF版)
中国海关与义和团运动
1983 北京:中华书局
唐诗选注(1985 PDF版)
唐诗选注
1985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唐诗选注(1978 PDF版)
唐诗选注
1978 北京:北京出版社
注释唐诗评选  5卷(1764 PDF版)
注释唐诗评选 5卷
1764 清乾隆29年(1764)墨香堂刻本
注释唐诗评选  3卷(1764 PDF版)
注释唐诗评选 3卷
1764 清乾隆29年(1764)墨香堂刻本
注释唐诗评选  2卷(1764 PDF版)
注释唐诗评选 2卷
1764 清乾隆29年(1764)墨香堂刻本
注释唐诗评选  首卷(1764 PDF版)
注释唐诗评选 首卷
1764 清乾隆29年(1764)墨香堂刻本
唐诗选注(1999 PDF版)
唐诗选注
1999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4(1997.07 PDF版)
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4
1997.07 沈阳市:辽宁人民出版社
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3(1997 PDF版)
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3
1997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2(1997 PDF版)
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2
1997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1(1997 PDF版)
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1
1997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5(1997 PDF版)
全宋词 广选·新注·集评 5
1997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