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县志》求取 ⇩

概述1

大事记8

卷一 建置58

第一章 隶属沿革58

第二章 县域59

第三章 行政区划60

第一节 明至清代区划60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61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64

附:明溪县古今地名对照表71

卷二 自然环境74

第一章 地质74

第一节 地层74

第二节 构造77

第三节 岩浆岩79

第二章 地貌81

第一节 成因81

第二节 地貌类型82

第三节 主要山峰83

第三章 气候88

第一节 温度88

第二节 日照 太阳辐射93

第三节 降水93

第四节 蒸发94

第五节 湿度95

第六节 气压 风95

附:物候表96

第四章 水文96

第一节 地表水96

第二节 地下水99

第五章 土壤 植被103

第一节 土壤103

第二节 植被104

第六章 自然资源105

第一节 土地资源105

第二节 水资源106

第三节 植物资源106

第四节 动物资源107

第五节 矿藏资源108

第七章 自然灾害109

第一节 洪涝109

第二节 旱灾110

第三节 风灾110

第四节 雹灾111

第五节 强雷击111

第六节 寒冻111

卷三 人口113

第一章 人口变动113

第一节 自然变动113

第二节 机械变动116

第三节 人口分布118

第二章 人口构成120

第一节 民族构成120

第二节 姓氏构成120

第三节 年龄 性别构成124

第四节 文化构成128

第五节 职业构成129

第六节 残疾人比例130

第三章 婚姻 家庭131

第一节 婚姻131

第二节 家庭131

第四章 人口控制132

第一节 机构132

第二节 生育控制132

第三节 晚婚 晚育133

第四节 优生 优育134

第五节 奖罚135

卷四 经济综述138

第一章 经济发展138

第一节 发展速度138

第二节 建设投资143

第三节 经济效益146

第二章 经济结构150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150

第二节 产值结构151

第三节 产业结构154

第三章 国民收入与分配158

第一节 国民收入生产额158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分配额161

第四章 人民生活162

第一节 收入水平162

第二节 消费水平165

第三节 居住水平167

卷五 农业169

第一章 生产条件169

第一节 耕地169

第二节 劳动力170

第三节 畜力171

第四节 农机具171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173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173

第二节 土地改革174

第三节 互助合作176

第四节 人民公社177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8

第六节 国营农场179

第三章 农田基本建设180

第一节 水利建设180

第二节 开荒造田181

第三节 改造低产田181

第四节 商品粮基地建设183

第四章 农作物 食用菌183

第一节 粮食作物183

第二节 经济作物 食用菌185

第三节 油料作物188

第四节 果茶189

第五章 农技农艺192

第一节 耕作制度192

第二节 栽培技术194

第三节 品种改良195

第四节 肥料施用199

第五节 植物保护200

第六章 管理202

第一节 机构202

第二节 计划管理203

第三节 劳动管理203

第四节 财务管理204

第五节 收益分配205

卷六 林业208

第一章 森林资源208

第一节 面积 蓄积量208

第二节 树种与分布210

第三节 林副产品212

第二章 山林权属及经营体制改革214

第一节 山林改革214

第二节 山林入社215

第三节 林权调整215

第四节 林业三定216

第五节 林业股东制217

附:县集体林区改革试验报告218

第三章 造林育林220

第一节 采种育苗220

第二节 造林更新223

第三节 林木抚育226

第四章 森林保护228

第一节 林政资源管理228

第二节 护林防火232

第三节 依法治林234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236

第五节 木材“两金”征收及林价管理237

第五章 林木采运239

第一节 采伐239

第二节 集运240

第六章 林区建设241

第一节 林业机构241

第二节 生产建设242

第三节 生活设施242

第四节 国营伐木场243

卷七 水利水电244

第一章 水利244

第一节 蓄水工程246

第二节 引水工程249

第三节 提水工程249

第四节 堤防工程250

第五节 防汛抗旱251

第二章 水电252

第一节 电站建设253

第二节 电网建设257

第三节 水电供应259

第三章 管理260

第一节 机构260

第二节 水利管理261

第三节 水电管理262

卷八 畜牧水产265

第一章 畜禽业265

第一节 品种265

第二节 饲料268

第三节 饲养270

第四节 疫病防治274

第二章 水产业276

第一节 水域276

第二节 品种278

第三节 饲料279

第四节 养殖280

第五节 疫病防治283

第六节 捕捞284

第三章 经营体制284

第一节 国营284

第二节 集体经营285

第三节 个体经营286

第四章 管理287

第一节 机构287

第二节 畜牧业管理287

第三节 渔政管理288

卷九 工业290

第一章 所有制290

第一节 私营个体290

第二节 集体291

第三节 全民293

第四节 联营295

第二章 门类298

第一节 竹木加工298

第二节 食品301

第三节 造纸 纸加工307

第四节 建材308

第五节 采掘 冶炼310

第六节 机械311

第七节 化工313

第八节 电子316

第九节 印刷317

第十节 电力318

第十一节 其他319

第三章 重点企业325

第一节 省、地属企业325

第二节 县属企业326

第三节 乡镇属企业328

第四章 管理329

第一节 机构329

第二节 企业管理329

卷十 交通332

第一章 陆路332

第一节 驿道332

第二节 乡道332

第三节 公路332

第四节 公路养护绿化337

第二章 水路339

第一节 航道339

第二节 码头340

第三节 渡口340

第三章 桥梁341

第一节 木桥341

第二节 石桥342

第三节 混凝土桥342

第四章 运输345

第一节 陆运345

第二节 水运350

第三节 搬运装卸350

第五章 管理352

第一节 机构352

第二节 路政管理353

第三节 交通监理354

第四节 运输管理357

卷十一 邮电363

第一章 机构363

第一节 城区邮电机构363

第二节 乡村邮电机构364

第二章 邮政366

第一节 邮路366

第二节 设施369

第三节 业务369

第三章 电信372

第一节 电报372

第二节 电话373

第四章 企业管理378

第一节 管理体制378

第二节 技术质量管理378

第三节 财务管理380

卷十二 商业383

第一章 商业体制383

第一节 所有制383

第二节 经营方式392

第二章 网点布局394

第一节 零售网点394

第二节 批发机构395

第三章 集市贸易395

第一节 圩场集市395

第二节 庙会397

第三节 交易会398

第四章 商品购销400

第一节 生产资料400

第二节 生活资料406

第三节 医药 医疗器械413

第四节 土特产品415

第五节 废旧物资420

第五章 商品储运421

第一节 仓储421

第二节 运输422

第六章 饮食服务423

第一节 饮食业423

附:风味小吃简介423

第二节 服务业425

附:主要招待所简介425

第七章 对外贸易427

卷十三 粮油贸易431

第一章 购销431

第一节 粮油收购431

第二节 粮油销售435

第二章 储运440

第一节 仓储440

第二节 粮食保管442

第三节 调运443

卷十四 财政 税务446

第一章 财政446

第一节 财政体制446

第二节 财政收入447

第三节 财政支出450

第二章 税务452

第一节 体制452

第二节 农业税收453

第三节 工商税收456

第三章 管理460

第一节 财政管理460

第二节 税务管理463

第三节 审计监督464

卷十五 金融466

第一章 机构466

第一节 当铺466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466

第三节 银行467

第四节 保险机构469

第二章 货币470

第一节 种类470

第二节 比值472

第三节 货币管理472

第三章 金融业务476

第一节 存款与储蓄476

第二节 贷款480

第三节 基建拨(贷)款488

第四节 结算489

第四章 代理业务490

第一节 金库490

第二节 债券491

第五章 保险业务492

第一节 县保险公司业务492

第二节 其他保险业务493

卷十六 城乡建设497

第一章 城区建设497

第一节 市政建设497

第二节 房屋建设499

第三节 市场建设502

第四节 市容环境卫生502

第五节 园林绿化503

第二章 乡镇建设504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504

第二节 村庄建设504

第三章 建筑业505

第一节 建筑队伍505

第二节 设计施工506

第四章 建设管理506

第一节 用地管理506

第二节 房产管理507

第三节 建筑管理508

第四节 规划管理508

卷十七 环境保护510

第一章 环境污染510

第一节 水体污染510

第二节 大气污染512

第三节 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514

第四节 噪声污染514

第二章 综合治理516

第一节 水污染治理516

第二节 废气烟尘控制517

第三节 工业废渣综合利用517

第四节 噪声控制517

第三章 环境监测518

第一节 水污染监测518

第二节 大气污染监测521

第三节 噪声监测522

第四章 环境保护管理522

第一节 机构522

第二节 宣传教育522

第三节 “三同时”制度523

第四节 征收排污费523

第五节 污染事故投诉处理523

附:污染事故赔偿情况524

第五章 水土保持524

第一节 水土流失524

第二节 水土治理525

卷十八 计划、物价、物资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528

第一节 工农业生产计划管理528

第二节 商品流通计划管理529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529

第二章 统计管理530

第一节 统计监督531

第二节 统计服务533

第三章 物价管理533

第一节 管理体制534

第二节 商品价格535

第三节 物价检查536

第四章 物资管理539

第一节 经营体制539

第二节 管理范围542

卷十九 工商行政、标准计量管理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543

第一节 市场管理543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549

第三节 个体、私营工商业管理554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554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557

第二章 标准计量管理558

第一节 计量管理558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559

第三节 质量监督管理559

卷二十 政党560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明溪县地方组织560

第一节 组织560

第二节 党员568

第三节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570

第四节 县委重大活动纪略572

第五节 宣传教育577

第六节 党的建设579

第七节 纪律检查582

第八节 统一战线584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明溪县地方组织586

第一节 组织586

第二节 主要活动587

第三章 其他党派590

第一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明溪县党部590

第二节 中国青年党明溪县执行委员会590

第三节 中国民主同盟明溪小组591

卷二十一 人大 政府 政协第一章 明代至民国时期县署、县府592

第一节 县署592

第二节 县政府598

第三节 政事活动600

附:民国时期县参议会601

第二章 苏区政权602

第一节 苏维埃政府602

第二节 政务活动603

第三章 人民代表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603

第一节 工农代表大会603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04

第三节 普选605

第四节 各届人民代表大会607

第五节 人大常委会612

第六节 主要活动613

第四章 人民政府616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616

第二节 区、乡人民政府624

第三节 重大政务纪略625

第五章 人民政协633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633

第二节 工作机构636

第三节 主要活动637

卷二十二 群众团体642

第一章 工人组织642

第一节 总工会642

第二节 基层工会642

第三节 代表大会643

第四节 主要活动643

第二章 农民组织646

第一节 农会646

第二节 农民协会646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646

第三章 妇女组织647

第一节 妇女会647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647

第四章 青少年组织651

第一节 青年组织651

第二节 少年组织654

第五章 科教文卫团体655

第一节 教育团体655

第二节 科技团体655

第三节 文艺团体656

第四节 卫生团体657

第五节 体育团体657

第六章 工商团体658

第一节 商会658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658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659

第四节 消费者委员会659

第七章 其他团体660

第一节 同乡会660

第二节 抗美援朝分会660

第三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660

第四节 关心下一代协会661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661

卷二十三 公安司法662

第一章 公安662

第一节 机构662

第二节 安全保卫664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668

第四节 治安管理669

第五节 监所管理673

第六节 消防674

附:火灾事故675

第二章 检察676

第一节 刑事检察676

第二节 法纪检察677

第三节 经济检察678

第四节 林业检察678

第五节 监所检察679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680

第三章 审判681

第一节 审判制度681

第二节 刑事审判682

第三节 民事审判683

第四节 经济审判685

第五节 林业审判685

第六节 行政审判686

第七节 申诉复查686

第四章 司法行政687

第一节 法制宣传687

第二节 调解688

第三节 公证689

第四节 律师690

卷二十四 劳动人事691

第一章 干部691

第一节 干部来源691

第二节 人员编制692

第三节 干部管理693

第四节 职称评聘695

第二章 工人696

第一节 用工制度696

第二节 工人调配697

第三节 劳动保护697

第三章 工资 福利698

第一节 工资698

第二节 福利701

第三节 奖金704

第四章 离休 退休 退职704

第一节 离休704

第二节 退休 退职705

第五章 管理机构706

第一节 行政机构706

第二节 事业机构707

卷二十五 民政708

第一章 机构708

第二章 优抚709

第一节 优待709

第二节 抚恤711

第三节 烈士褒扬712

第四节 支前712

第三章 安置713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713

第二节 移民、下放人员安置714

第三节 知识青年安置714

第四章 救济扶持715

第一节 灾害救济715

第二节 社会救济716

第三节 扶持717

第五章 社会福利718

第一节 孤寡老人供养718

第二节 残疾人安置719

第六章 其他民政事务719

第一节 婚姻登记719

第二节 少数民族事务720

第三节 地名管理720

第四节 殡葬管理723

第五节 收容遣送723

卷二十六 军事724

第一章 兵役724

第一节 兵役制度724

第二节 兵员征集725

第二章 武装726

第一节 过境部队726

第二节 驻军驻防727

第三节 地方武装729

第四节 其他武装731

第五节 民兵732

第三章 军事设施735

第一节 关隘735

第二节 工事736

第四章 防空737

第一节 机构737

第二节 设施738

第三节 防空演习739

第五章 主要战事739

第一节 邓茂七农民起义军之战739

第二节 太平军围攻县城739

第三节 马鸿兴被困归化城739

第四节 铜铁岭战斗740

第五节 官坊大排之战740

卷二十七 教育742

第一章 旧式教育742

第一节 书院742

第二节 县学742

第三节 社学743

第四节 私塾743

第二章 幼儿教育744

第一节 园(班)设置744

第二节 学制 课程745

第三节 教养 教育745

附:县实验幼儿园746

第三章 小学教育746

第一节 学校设置746

第二节 学制 课程747

第三节 教材 教学748

附:县实验小学749

第四章 中学教育750

第一节 普通中学750

附:县第一中学753

第二节 职业中学754

第五章 中等专业教育755

第一节 师范学校755

第二节 卫生进修学校755

第三节 教师进修学校756

第六章 业余教育756

第一节 农民文化教育756

第二节 干部工人文化教育757

第三节 老年教育758

第七章 教师758

第一节 队伍758

第二节 培训761

第三节 待遇762

第八章 机构 经费 设施7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764

第二节 教育经费764

第三节 教学设施766

卷二十八 科技768

第一章 机构 队伍768

第一节 机构768

第二节 队伍773

第二章 科技普及与科研活动775

第一节 科技普及775

第二节 科研活动777

第三章 科技成果783

第一节 科技论著783

第二节 获奖科技项目784

卷二十九 文化788

第一章 文化设施788

第一节 城区文化设施788

第二节 农村文化设施790

第三节 厂矿文化设施791

第二章 文艺创作792

第一节 创作培训792

第二节 文学创作793

第三节 艺术创作794

第三章 群众文艺799

第一节 民间文艺799

第二节 业余文艺会演800

第四章 戏剧803

第一节 剧种803

第二节 演出805

第五章 电影806

第一节 电影发行806

第二节 电影放映807

第三节 电影宣传808

第六章 广播 电视809

第一节 广播809

第二节 电视811

第三节 音像812

第七章 图书 档案813

第一节 图书813

第二节 档案815

第八章 新闻 报道817

第一节 报刊817

第二节 通讯报道818

第九章 编著819

第一节 历代著述819

第二节 志书编纂822

第三节 资料编印823

第十章 文物 名胜824

第一节 文物普查824

第二节 文物发掘828

第三节 馆藏文物829

第四节 文物保护单位830

第五节 名胜831

第十一章 文化管理8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833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833

卷三十 体育836

第一章 传统体育836

第一节 舞龙 舞狮836

第二节 武术836

第三节 棋类837

第四节 跳绳 跳橡皮筋 踢毽子837

第五节 拔河 登山837

第二章 群众体育838

第一节 职工体育838

第二节 农民体育839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840

第三章 学校体育840

第一节 幼儿体育840

第二节 小学体育841

第三节 中学体育841

第四节 业余少年体校842

第四章 竞技运动842

第一节 苏区运动会842

第二节 县级运动会843

第三节 参加市以上运动会845

第五章 机构 设施 经费847

第一节 机构847

第二节 设施847

第三节 经费848

卷三十一 医药卫生849

第一章 机构849

第一节 行政机构849

第二节 事业机构849

第二章 卫生防疫856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856

第二节 公共卫生858

第三节 疾病防治861

第三章 妇幼保健872

第一节 妇女保健872

第二节 儿童保健873

第四章 医疗875

第一节 医疗队伍875

第二节 医疗设备876

第三节 医疗技术878

第四节 医疗制度880

第五章 药材 药品881

第一节 中草药资源881

第二节 药材生产883

第三节 西药884

第六章 管理885

第一节 医政管理885

第二节 药政管理886

第三节 经费管理886

卷三十二 民俗 宗教889

第一章 生产习俗889

第一节 农事习俗889

第二节 伐木习俗890

第三节 造纸习俗890

第二章 生活习俗891

第一节 服饰891

第二节 饮食893

第三节 居住894

第四节 行旅895

第三章 岁时节令895

第四章 人生习俗899

第一节 婚嫁899

第二节 生育903

第三节 寿庆904

第四节 丧葬904

第五节 建房 乔迁 开张907

第五章 交际习俗908

第一节 称谓908

第二节 相见 待客909

第三节 送礼911

第六章 禁忌 陋俗 民间崇拜912

第一节 禁忌912

第二节 陋俗913

第三节 民间崇拜914

第七章 宗教915

第一节 佛教915

第二节 道教918

第三节 基督教919

卷三十三 方言921

第一章 语音921

第一节 音系921

第二节 同音字表922

第三节 内部差异934

第四节 文白异读937

第五节 连读变调942

第六节 明溪方音与普通话语音比较942

第二章 词汇946

第一节 分类词汇946

第二节 词汇特点957

第三章 语法960

第一节 常用词头与词尾960

第二节 动物雌雄词用法961

第三节 词语搭配962

第四节 语法例句963

第四章 标音示例964

第一节 谚语964

第二节 谜语965

第三节 歇后语966

第四节 儿歌967

第五节 故事968

卷三十四 人物969

第一章 人物传969

第二章 人物表1003

一、明溪县籍历代进士(已知)名表1003

二、明溪县籍历代举人(已知)名表1003

三、明溪籍职官职务名表1004

四、明溪籍硕士、博士(已知)名表1009

五、省级以上先进人物名表1010

六、革命烈士名表1012

七、国民党军队抗日阵亡士兵名表1021

附录1022

一、乡镇概况1022

二、旧志序、跋1025

三、重要文件1030

1997《明溪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秉怡主编;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7 北京:方志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郎溪县志(1998 PDF版)
郎溪县志
1998 北京:方志出版社
赤溪县志  5( PDF版)
赤溪县志 5
赤溪县志  2( PDF版)
赤溪县志 2
赤溪县志  1( PDF版)
赤溪县志 1
明溪县志  2( PDF版)
明溪县志 2
台湾:成文出版社
尤溪县志  3( PDF版)
尤溪县志 3
台湾:成文出版社
明溪县志  1( PDF版)
明溪县志 1
台湾:成文出版社
慈溪县志  10(1731 PDF版)
慈溪县志 10
1731
慈溪县志  6(1731 PDF版)
慈溪县志 6
1731
慈溪县志  1(1731 PDF版)
慈溪县志 1
1731
明溪县政协志(1999 PDF版)
明溪县政协志
1999
辰溪县志  10( PDF版)
辰溪县志 10
辰溪县志  5( PDF版)
辰溪县志 5
安溪县志  下(1994 PDF版)
安溪县志 下
1994 北京:新华出版社
绩溪县志(1998 PDF版)
绩溪县志
1998 合肥:黄山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