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制度》求取 ⇩

序言1

绪言1

一、氏族社会组织1

一、氏族社会的民主管理制2

第一章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与政权组织5

第一节 夏王朝国家政权组织5

一、“禅让”制的破坏与奴隶制国家的建立5

(一)夏王6

二、夏王朝国家政权组织与行政管理体制6

(二)中央行政管理体制7

(三)军事管理制度7

(四)法律和监狱管理制度7

第二节 商王朝国家政权组织8

一、商朝的建立8

二、国家政权组织与行政管理体制9

(一)商王9

(二)中央行政管理体制9

(四)军事管理制度12

(三)地方行政管理体制12

(五)法律和监狱管理制度13

第三节 西周的国家政权组织14

一、西周的建立14

二、国家政权组织与行政管理体制14

(一)周天子15

(二)中央行政管理体制16

(三)地方行政管理体制17

(五)法律与监狱管理制度18

(四)军事管理制度18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制度20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和政治改革20

一、社会变动20

二、政治体制的变革21

(一)世袭制的动摇21

(二)行政职能的变化和新机构的设立22

(三)郡县制的出现23

(五)兵制的改革25

(四)法律的公布25

第二节 战国时期封建行政体制的确立26

一、“士”阶层的兴起26

(一)倡导变法,主张改革27

(二)改变了统治集团的格局27

(三)促进了思想领域里的百家争鸣28

二、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28

三、官吏管理制度30

(一)官吏选任制30

(二)俸禄制32

(三)符玺制32

(四)上计制——年终考绩制32

四、郡县制的普遍推行33

第三章 皇帝制度36

第一节 皇帝制度的确立与内容36

一、建制36

二、内容37

(二)谥号、庙号,尊号和年号38

(一)名号38

(三)宫殿、宗庙和??制度40

三、皇室与后宫制度44

(一)皇太子44

(二)宗室49

(三)后宫——后妃与外戚51

(四)宦官55

一、封建专制主义诸特征60

第二节 封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60

(一)统治的宗法性61

(二)行为的神秘性62

(三)权力的独断性63

(四)决策的随意性63

(五)皇位的继承性64

二、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考察64

第四章 中央中枢机构——宰相制度68

第一节 秦汉的丞相69

一、权力与机构69

(二)立法、司法权70

(一)参与政务决策,制订方针大略70

(三)官吏的任用、封赏与考课71

(四)行政实施72

(五)掌军权、财权72

二、中朝官——中外朝制的建立73

三、尚书与尚书台76

(一)参与机密、出纳王命76

(三)弹劾百官、诛罚刑赏77

(二)选任官吏,考课殿最77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的尚书、中书和门下79

一、尚书省80

二、中书省80

三、门下省81

四、丞相与八公83

第三节 隋唐的中枢政务机关与宰相83

一、三师三公83

二、三省分权制的确立84

三、政事堂与同平章事86

四、内相、使相和枢相87

第四节 宋辽金元宰相制度91

一、宋代的二府三司使91

二、辽代的北、南面官制94

三、金的中央政府机构97

四、元代中央中枢机构98

(二)三公三孤100

(一)两京双轨制100

一、明代的中枢机构——内阁的建立100

第五节 明清的中枢机构——内阁与军机处100

(三)废中书,置内阁101

二、清代的中枢机构103

(一)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三院104

(二)内阁105

(三)军机处106

第五章 中央行政管理体制109

第一节 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秦汉中央行政管理体制109

一、三公109

二、诸卿110

第二节 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魏晋至隋唐时中央行政管理体制113

一、魏晋时的公、省、监、台、卿、卫行政体制113

二、三省六部的行政体制114

(一)尚书省及其机构115

(二)九寺五监及与尚书省的关系118

第三节 宋元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120

一、诸使差遣负责制的宋代行政管理体制120

二、宋代的六部与寺监120

三、元代的六部、寺监与府院122

第四节 以六部为主体的明清中央行政体制125

一、明清的六部125

二、诸寺、监和重要机构127

第六章 行政监察制度132

第一节 行政监察制度的形成期——秦汉132

一、先秦的官吏监控132

二、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与丞相司直133

(一)御史大夫133

(二)御史中丞136

(三)丞相司直138

三、监察御史、刺史与司隶校尉139

(一)监察御史139

(二)刺史140

(三)司隶校尉141

四、东汉监察制度的变化141

(一)监察制度的强化142

(二)刺史地位的变化142

一、纷争分立的时代143

第二节 行政监察制度的发展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143

(三)县、乡监察系统的完备143

二、中央监察144

三、地方监察145

第三节 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时期——隋唐147

一、隋朝行政监察制度147

二、唐代的合院监察系统148

三、唐代的谏官系统152

第四节 行政监察制度的复兴时期——宋元154

一、宋代监察的复兴154

二、辽金监察制度157

三、元朝监察制度158

第五节 行政监察制度的成熟时期——明清159

一、都察院159

二、科道制161

第六节 行政监察制度特点考察163

一、监察制度不断完善,逐?与行政分离,独立性增强163

二、监察职权范围及对象扩大,分权职能明确,趋向规范化、法制化165

三、行政、司法与监察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加强,重视对地方的监察167

一、郡县制的确立170

第七章 地方行政制度170

第一节 秦汉地方行政制度170

二、汉初郡国并行政体172

三、汉代地方行政机构与职能173

(一)郡173

(二)县及乡里组织177

(三)州179

(一)州、郡、县三级地方体制的建立182

一、魏晋地方行政制度18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182

(二)京师及地方基层组织185

二、东晋南朝地方行政制度185

(一)东晋南朝的疆域与政区186

(二)侨州郡县188

(三)京师与地方基层组织189

三、十六国北朝地方行政制度189

(一)十六国北朝行政区划特点189

(三)京师及乡里基层组织192

(二)军事权力、军事组织对行政体制的渗透192

第三节 隋唐地方行政制度193

一、隋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193

(一)州(郡)、县二级制193

(二)京师及基层组织194

二、唐代地方行政制度195

(一)州195

(二)府196

(三)县及基层组织197

(一)道198

三、唐代地方监司——道和节度使的建立与演变198

(二)节度使199

第四节 宋辽金地方行政制度200

一、宋代地方行政制度200

(一)知州、差遣和通判200

(二)路、州、府、军、监201

(三)县及基层保甲组织203

(二)道、州、头(投)下军州和县204

二、辽代地方行政制度204

(一)部族制204

三、金代地方行政制度205

(一)路、府205

(二)州、县206

(三)猛安谋克206

第五节 元明清地方行政制度206

一、元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206

(一)行省的建置207

(二)行省制特点208

(三)路、府、州及县210

(四)县及基层里社组织212

二、明清地方行政制度212

(一)省制的重新配置212

(二)道、府、厅、州、县214

(三)县级机构相对稳定216

(四)少数民族地区行政机构与政权219

第八章 人事选拔制度226

第一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227

一、察举制227

(一)贤良方?(文学)228

(二)孝廉228

(三)特科特举229

(四)太学博士弟子230

二、征辟制231

(一)征召231

(二)辟除231

(一)任子232

三、任子、纳赀及其他232

(二)纳赀233

(三)其他234

四、九品中正制235

(一)察举制的败坏235

(二)九品中正制内容236

(三)九品中正制评价237

一、科举的创建——隋朝239

第三节 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度239

二、科举制的兴盛——唐朝240

(一)科目和考生来源240

(二)考试内容及任用241

(三)武举242

三、科举制的发展——宋朝243

(一)科目趋于单一,考试增加殿试243

(二)考试内容变化 录取名额增加244

(三)考试规章日趋严密245

(一)学校储才,以待科举247

四、科举制的强化与衰落——明清247

(二)立制周密,级次增加248

(三)八股取士,窒息人才250

第九章 官吏的管理制度252

第一节 官吏任用原则、程序和方式252

一、任用原则252

(一)年龄条件252

(二)财产、职业、身份条件253

(三)回避制度254

(一)任用程序256

二、任用程序与方式256

(二)任用方式258

第二节 品秩和俸禄262

一、品秩262

(一)九品等级制的形成262

(二)职品与散阶263

(三)勋官与封爵265

二、俸禄266

(二)以实物为主的俸禄制267

(一)以采邑田赋为主的俸禄制267

(三)实物、货币、土地并行的俸禄制269

(四)以货币为主的俸禄制270

第三节 行政考绩与奖惩274

一、西周的述职与巡狩274

二、战国至秦汉的上计、考课275

(一)战国至秦的上计制275

(二)两汉的课计276

(一)唐朝的四善二十七最278

三、唐宋考绩制278

(二)宋代的两院三级考课制281

四、明清的考课制282

(一)明代的考满与考察282

(二)清代的京察与大计283

五、对考绩制度的评述284

第四节 休假、退休制度286

一、休假制度286

(一)定期的例假286

(二)病事假287

(三)丧假288

(四)探亲假及其他假期288

二、退休制度289

(一)退休标准290

(二)退休待遇292

第十章 清末政体改革295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政体变化295

一、社会的急剧转变295

(二)同文馆296

(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296

二、增设“洋务”机关296

(三)总税务司297

(四)南北洋通商大臣297

第二节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制倡议及其失败298

第三节 清政府灭亡前的政制改革299

一、“预备立宪”299

二、建立所谓民意机构300

三、责任内阁的成立301

四、中央和地方机构的调整301

1993《中国古代政治与行政制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孔怀著 1993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