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化学常用分析方法》求取 ⇩

目录1

第一编 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1

一、重量分析法1

(一)概述1

(二)溶度积原理及其应用2

(三)重量分析对沉淀式的要求8

(四)重量分析对称量式的要求14

(五)沉淀剂的选择15

(六)沉淀作用进行的适宜条件16

(七)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19

二、酸碱滴定法21

(一)概述21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1

(三)缓冲溶液28

(四)盐的水解31

(五)酸碱指示剂34

(六)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情况和指示剂的选择38

(七)分析结果的计算52

三、容量沉淀法54

(一)概述54

(二)沉淀滴定过程中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的情况55

(三)滴定终点的确定58

四、络合滴定法66

(一)概述66

(二)氨羧络合剂及其分析特性67

(三)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70

(四)络合滴定过程中溶液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76

(五)金属指示剂79

(六)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84

(七)络合滴定的各种方式89

(二)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位92

(一)概述92

五、氧化还原滴定法92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顺序和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98

(四)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的程度102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和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104

(六)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溶液电位的变化情况108

(七)氧化还原指示剂112

(八)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方法115

六、比色分析法124

(一)概述124

(二)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126

(三)比色分析的方法132

(四)比色分析的条件和误差的来源138

(五)分光光度法141

(六)浊度分析法145

七、农业化学分析中的误差148

(一)几个基本概念148

(二)误差的来源和分类151

(三)误差的表示方法153

(四)分析准确度的检验和提高154

一、分析天平和称量157

(一)分析天平的构造157

第二编 基本操作技术157

(二)砝码163

(三)称量方法164

(四)分析天平的使用、维护和检验的注意事项169

二、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术172

(一)试样的溶解172

(二)沉淀173

(三)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174

三、容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术187

(一)滴定管188

(二)容量瓶193

(三)移液管和吸量管195

(四)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配制197

第三编 土壤分析209

一、土壤试样的采集和制备209

(一)土壤试样的采集209

(二)分析试样的制备211

二、土壤试样中水分的测定213

附:土壤水分快速测定法214

三、土壤酸碱度(pH值)的测定——电位法215

四、土壤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气量法219

附:土壤中碳酸盐的约测法222

五、土壤中氧化钙的测定223

六、土壤中有机质的测定227

七、土壤中全氮量的测定231

附:腐植酸类肥料的土法鉴别232

八、石灰性土壤中水解氮的测定237

九、土壤中硝酸态氮的测定240

十、土壤中铵态氮的测定——氧化镁蒸馏法247

十一、土壤中全磷的测定249

十二、石灰性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256

十三、土壤中全钾的测定261

十四、石灰性土壤中速效钾的测定268

十五、石灰性土壤中代换量的测定272

十六、土壤中水溶性盐分的测定276

(一)全盐量的测定276

(二)阴离子的测定281

(三)阳离子的测定286

第四编 肥料分析292

一、肥料试样的采集和处理292

(一)化学肥料292

(二)有机肥料(包括堆肥、厩肥、沤肥等)292

(三)人粪尿肥料293

(四)矿石、含磷岩石风化物、油母页岩等肥料293

二、主要化学肥料的快速鉴别法294

三、含氮化肥的分析297

(一)铵态氮肥中氮的测定297

(二)硝酸态氮肥(包括硝酸铵)中氮的测定302

(三)尿素中酰胺态氮的测定303

(四)石灰氮(氰氨基化钙)中氮的测定303

四、矿质磷肥中磷的测定304

(一)过磷酸钙(包括重过磷酸钙)中全磷的测定304

(二)过磷酸钙中水溶性磷的测定307

(三)过磷酸钙(包括重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308

(四)钙镁磷肥、脱氟磷肥、钢渣磷肥、磷矿粉及含磷岩石风化物中全磷的测定312

(五)钙镁磷肥、脱氟磷肥、钢渣磷肥、磷矿粉及含磷岩石风化物中有效磷的测定313

附1:过磷酸钙中游离酸的测定(中和滴定法)313

附2:矿质磷肥中水溶性氟的测定315

五、钾肥中全钾的测定318

(一)无机钾肥待测液的制备318

(二)草木灰中全钾待测液的制备318

六、有机肥料分析319

(一)有机肥料中全氮的测定319

(二)有机肥料中速效氮的测定320

(三)有机肥料中全磷的测定321

(六)有机肥料中速效钾的测定322

(五)有机肥料中全钾的测定322

(四)有机肥料中有效磷的测定322

七、肥水中硝酸态氮的测定323

八、腐植酸类肥料的分析325

(一)腐植酸类肥料原料煤的分析325

(二)腐植酸类肥料产品的分析330

九、 “九二○”萤光测定法333

第五编 植物分析336

一、试样的采集和处理336

二、植物鲜水分的测定338

三、植物中粗灰分的测定339

四、植株及种子中粗蛋白的测定341

五、植物中蛋白质的测定——铜盐沉淀法345

附:紫外吸收法测定小麦籽粒中的蛋白质347

六、植物中全磷的测定350

七、植物中全钾的测定352

八、植物中氧化钙的测定353

九、植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氰化盐法354

十、植物中可溶性糖的测定361

十一、植物中淀粉的测定——酸水解法367

十二、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372

十三、植物中粗纤维的测定373

十四、植物中木质素的测定376

十五、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378

十六、水果、蔬菜中总酸度的测定381

十七、植物中粗脂肪的测定383

十八、植物中叶绿素的测定391

十九、高粱籽粒中丹宁的测定393

二十、箭筈豌豆籽粒中氢氰酸的测定395

二十一、生物样品中硒的测定400

二十二、高粱中赖氨酸的测定403

附录405

(一)酸、碱的电离常数(室温下)405

(二)络合滴定中常用的缓冲溶液407

(三)络合滴定中常用的掩蔽剂及其掩蔽情况408

(四)标准电极电位(25℃)411

(五)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413

(六)为制备一升不同当量浓度溶液的起始物质数量表415

(七)常用酸、碱浓度表416

(八)为制备一升不同百分浓度溶液的起始物质数量表417

(九)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配制方法418

(十)常用金属指示剂和沉淀指示剂及其配制方法421

(十一)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及其配制方法422

(十二)孔径与筛号对照表423

(十三)根据烧灼物体的颜色决定大致温度表(℃)424

(十四)一些常用有机溶剂的物理常数425

(十五)几种常用酸的百分浓度及比重表427

(十六)NaOH和KOH溶液比重表428

(十七)氨水的浓度及比重表430

(十八)各种作物每生产一百斤主产品需肥量431

(十九)常用农家肥料、绿肥、化学肥料成分表432

(二十)原子量表(1975年国际原子量)436

1980《农业化学常用分析方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分析室编 1980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