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哲学史》求取 ⇩

希腊哲学的第一期(发祥期)1

太理斯Thales2

他的一生2

「水」是万物的原则2

「原则」的意义2

原则的问题为何发生3

他何以见得「水」是万物的原则4

万物的「变」他看来不成问题4

批评和结论4

安那雪孟特Anaximander5

他的一生5

「水」何以不能做万物的原则5

原则应有的条件6

「无限」是万物的原则6

原则是不生不息的6

「水」有生有息所以不能做原则6

世界的演化7

生物的产生8

结论和批评8

安那雪孟尼斯Anaximenes9

「气」是万物的原则9

「气」变万物的两种方法9

他和安那雪孟特的异同9

性质从何来10

结论10

此後哲学的倾向10

海勒克脱斯Heraclitus11

他的一生11

「变」的观念12

「变」的明证12

「变」由争斗发生12

「火」是万物的原则13

「火」同於灵魂13

结论和批评14

前面几个哲学家的派别15

班塞高勒斯Pythagoras15

他是安那雪孟特的後继15

他的一生和人格16

他创立的集会17

他的目的在叫人脱离物质的羁绊17

他第一个自称哲学家18

哲学家是何等人18

数学与人生18

班塞高勒斯派的哲学19

此派哲学不是班氏一人的功绩19

此派哲学的来历20

「一」是万物的原则20

他们的学说不统一21

「数」和「形」也是万物的原则21

另说世界是十种敌对所成22

此派哲学的解释和结论22

齐诺芬尼斯Xenophanes24

他攻击民间的宗教最力24

他反对民间宗教的缘由24

「神」是人类伪造的25

「神」是不具人格的25

「神」充塞宇宙26

他是泛神论者26

他是怀疑论者26

他是依利学派的创始者27

班门拿地斯Parmenides27

小引27

他的哲学的理论的根据28

官觉物不眞实29

「变」不变29

「不变」不能变30

「不变」说的站地30

官觉界是「无有」31

理性界是「眞有」31

「眞有」常住的证明32

「眞有」是「一」32

关於现象界的说明32

齐诺Zeno33

他的一生33

他用间接辩证辩护「不变」说34

非「多」的辩证34

「多」的矛盾34

世界无量小34

世界无穷大35

「多」的世界虚妄35

他的错误36

非「动」的辩证36

飞矢不动的辩证36

他的错误36

这个辩证的另一立足点37

牠的眞理37

牠的错误37

健跑者追不上龟的辩证37

牠的眞理38

牠的错误38

非「空间」的辩证和牠的眞理39

非「官觉」的辩证39

牠的眞理39

结论40

墨利散斯Melissus40

他和班门拿地斯的异同40

五种证明41

「眞有」无始41

「眞有」无终41

「眞有」是「无限」是「一」42

「眞有」无变化42

「眞有」不动42

论结42

上面四哲学家的派别42

调和派哲学的兴起与其特性45

恩拍导克利斯 Empedocles46

「变」和「不变」都是相对的46

变的是万物不变的是原素46

火气水土是四原素46

「爱」「仇」是变化的原因47

他的进化观47

万物只有程度的差别48

他的知识论48

安那石高勒斯 Anaxagoras49

他和恩氏的异点49

他的一生50

他的哲学史上的地位50

原素无限51

「心」是万物生灭的总原因51

「心」是原动力52

运动造成世界52

他不是纯粹的唯心论者52

他的知识论53

德莫克利脱斯 Democritus53

「眞有」和「无有」同一眞实54

「眞有」是原子54

「无有」是空间54

原子不可剖分终古常存54

原子性质一致54

万物性质的由来在原子的配置55

宇宙间的生灭是物理的55

他是个唯物论者56

他的知识论56

他的人生观57

结论和批评57

初期哲学破产的大原因58

希腊初期哲学结论58

希腊第二期哲学的特性61

普鲁太古勒斯 Protagoras61

他的一生61

没有不变的知识62

知识是主观的62

他把知识看作感觉63

高其亚 Gorgias63

他和普氏的异同63

他的三个辩证63

无物存在的辩证64

「变」和「不变」两世界都是不存在的64

有物亦不可知64

可以思想的不定是「眞有」65

知识不能传达65

因人类觉官的不同65

他的两个根本错误65

第一辩证的错误65

第二辩证的错误66

第三辩证的错误66

黑璧士 Hippias67

他的无政府主义67

开立克利斯 Callicles67

他反对哲学的玄想67

他是强权主义者68

法律是弱者的护身符68

法律和道德违反自然律69

施来雪麦加斯 Thrasymachus69

他和开氏的异同69

法律和制度是强者的利器69

克利脱斯 Critias70

他是无神论者70

俞塞地墨斯 Enthydemus和但尼苏陀勒 Dionysodorus70

他们纯粹是诡辩家70

一个实例70

这段诡辩的误点71

一个反驳71

这段诡辩的错误73

再是一个反驳74

诡辩派哲学的批评75

名称的由来75

他们把机智和口才当作眞才实学75

他们是个人的无政府主义者76

他们的误点和哲学史上的地位76

苏格拉底斯 Socrates77

他的身世77

他不取学金78

他妻子的泼悍79

他从军时的勇敢80

他中年後的工作80

他死的原因80

苏格拉底斯的学说82

两种记载82

他主张研究人生哲学82

道德是个未解决的问题83

道德是知识84

他自知无知84

他揭穿人们的无知85

一个例子85

他的口号88

「善」是什麽89

「善」是普遍的利益89

柏拉图理想国的根源90

他和诡辩家的不同处90

他证明有神91

世界是心意的创造91

「神」是宇宙的主宰92

结论92

苏格拉底斯的後继——小苏派93

安的在尼斯 Antithenes93

苏氏对他的形响93

他是禁慾主义者94

但亚其尼斯 Diogenes95

他的一生95

开尼克学派的学说95

道德是嗜慾的绝灭95

开伦那学派——亚立斯铁钵斯 Aristippus96

人生的目的在快乐96

麦伽利学派——俞克立Euclid97

此派是依利学说和苏氏学说的结合97

结论98

希腊哲学的第三期——建设时期99

柏拉图 Plato99

他的一生99

他的著作100

一、他的知识论102

对於诡辩家知识论的批评102

知识是理性的必然104

二、他的理相说105

他以前各派哲学的形势105

他把「变」「不变」截然分成两个世界106

两个世界的区别有六点106

理相有客观的存在108

一种证明108

先天的知识也是一种证明109

理相界和官觉界在「类」上一致109

官觉界不是理相直接变成110

两个疑问110

有了官觉界何以还要理相世界110

理相界先有112

有了理相界何以还要官觉界112

两世界里「一」「多」互存113

「一」「多」是两种看法113

卽归纳和演释113

理相间的系别114

「善」是最高的理相114

最後的原则114

「善」最先存在115

「善」就是「神」115

不善渊源於物质116

理相的知识是先天的116

无知识是肉体的蒙蔽116

人生的目的在归理相界117

三、他的现象论或自然哲学(包括两部)117

(甲)自然论117

万物的成立以「神」为媒介117

他的物质等於依利学派的『无有」118

(乙)灵魂说118

「心」的意义118

知识是回忆119

灵魂不灭119

对於童奴的一个试验119

试验的经过120

童奴也能发现几何定理134

四、他的人生哲学——个人的和国家的134

(甲)个人的伦理学134

感觉不是行为的标准134

理性是行为的标准134

感觉的世界虚妄135

理相世界是我们的故乡135

理性来自理相界136

慾望属於官觉界136

何谓幸福136

他的人生观和开尼克派的区别136

回复理相界的计划137

(乙)国家的伦理学或政治学137

国家的两种职务137

他对於四种政治的批评138

理想国的大纲139

人有三等139

阶级不以财产为标准139

五种政策139

教育的目的和计划140

结论141

柏拉图学说的批评142

理相不能说明物质的来历142

「善」和「神」究难一致142

宇宙总原因的困难143

理相界不在空间中的矛盾143

亚理斯都德 Aristotle143

他以前的哲学形势143

他的文字长於说理而忽於流畅144

本讲的范围144

一、一生和著作145

柏拉图的学生145

和亚力山大的关系145

著作可分六类146

伦理学146

修辞学146

形而上学147

自然哲学147

伦理学148

政治学148

二、他的形而上学148

对於理相说的批评148

理相是实物的谓词149

谓词的意义149

普遍相和实物不能相离150

思想上有主谓之分150

什麽是主词150

亚氏的十范畴151

实际上主词的必然存在151

十范畴中的主词和谓词152

形上主词的必然存在152

牠是实物的支撑者153

专做主词和兼做谓词的两种实物153

第一实物和第二实物154

亚氏没有柏氏的困难154

亚氏的生灭观155

现实和潜伏155

现实先潜伏而有156

现实一词的歧义156

现实的先後有形上和实际两种156

万物一向有157

名词歧义是亚氏的难解处157

几个例子158

物质是形相的潜伏存在158

形相是物质的现实存在158

亚氏有形上实际两种宇宙观158

「变」「不变」两说的解决159

他的高出前人的地方160

物质是可能者160

形相是决定者160

物质无生灭而有变化161

形相无生灭无变化只有相代161

万物何由而存162

四种原因162

四种原因的来历162

四原因理论上只是物质和形相163

万物何以要有163

须先讲万物的高低164

物质最低「神」最高164

实际世界是个中段164

低的祈求成为高的165

「神」是最先的存在166

「神」是世界的原动者167

万物何以要有的问题的解决167

世界变化无限167

神的定义168

「神」并不创造世界只管理世界169

三、他的自然哲学169

研究的范围170

分三部讲171

甲、物理方面171

变动171

变动是时间的测量者172

时间存在的两个条件172

空间是包容物体的固着界域173

眞空不存在173

运动和生长不须眞空的理由174

空间时间运动三者都是连绵的175

连绵无单位的理由175

连绵可以无穷剖分177

齐诺辩证不成立177

无限是存在的177

原素可能原子不可能178

原子论另一缺点179

眞正的原素是纯粹物质179

轻重的说明180

乙、生物方面180

(子)有机和无机植物动物人类180

宇宙是个逐渐的发展180

可分为二大类181

五种生命现象181

植物的生命182

运动的生命高植物一层182

人类的生命更高动物一层182

(丑)心理上的学说或灵魂的研究183

他的前人对於此问题的解决184

灵魂是单纯的184

灵魂分三种184

认识的说明184

他的心理学是比较心理学185

五种感觉186

感觉的说明186

共同感觉的任务187

印象是感觉的遗留188

「心」是命题的认识者189

但需要一个条件190

主动的心和被动的心191

主动的心便是「神」191

思想是万物的要素192

主动的心不生不死192

慾望是副产物192

丙、天体方面193

此部唯求简略193

他的天文说193

「神」在宇宙之外193

四、他的人生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194

甲、伦理学194

感觉和理性两派的调和194

「中道」是「善行」的标准195

勇敢195

节制196

慷慨196

自尊196

温良197

公正197

「善行」赖习惯197

两种快乐198

三种行为198

三种情谊198

政治学199

亚氏不像柏氏那样有革命性199

生财之道199

反对妇女国有儿童公育200

反对共产200

政体的良窳200

亚氏哲学的批评201

祗限形而上学201

仍落柏拉图的窠臼202

「神」怎能超乎宇宙之外202

形相祗「一」何以解於实物的「多」203

他是古代唯一大哲学家203

总论205

希腊哲学的中心问题205

哲学上的几个问题206

哲学的定义206

1926《希腊哲学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世纪史  第1卷(1957 PDF版)
中世纪史 第1卷
195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古代希腊史(1991 PDF版)
古代希腊史
1991
希腊哲学史(1940 PDF版)
希腊哲学史
1940
希腊哲学史(1926 PDF版)
希腊哲学史
1926
希腊简史(1974 PDF版)
希腊简史
1974
希腊(民国26.07 PDF版)
希腊
民国26.07 文化生活出版社
古希腊哲学史纲( PDF版)
古希腊哲学史纲
希腊( PDF版)
希腊
工业心理学(1980 PDF版)
工业心理学
1980 正文书局
批评的希腊哲学史(1931 PDF版)
批评的希腊哲学史
1931 商务印书馆
古希腊文学史(1988 PDF版)
古希腊文学史
1988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1984 PDF版)
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
1984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希腊哲学史纲(1992 PDF版)
古希腊哲学史纲
1992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希腊史(1936 PDF版)
希腊史
1936 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古希腊史(1955 PDF版)
古希腊史
1955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