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远堂诗钞(增编本)》求取 ⇩

序一邹鲁先生序1

叙二古直先生序1

叙三李沧萍先生序2

叙四方孝岳先生序3

叙五朱希祖先生序4

叙六曾运乾先生序5

叙七吴康先生序6

自序6

题词7

禾鹎子大埔童歌之一9

卷之一11

萧翱材11

四言古诗五首11

湘中怀古11

过豫让桥12

湘中怨12

假山怨13

读陶渊明责子诗停杯有作13

五言古诗二十五首14

催科14

登岳麓寺过云麓宫登绝顶览禹碑作15

月夜登岳阳楼遣兴16

赠邹正如16

对雪有感17

戊申六月18

接家报,葬故妻氏杨饶,作示男宸搢、宸撰18

劝垦19

感遇20

遣怀20

祝耳21

祝目22

祝口22

祝足23

撰儿问书有感23

答陈两伊明府寄怀原韵24

对雪简表赵城明府25

题汤阴维石堂灵石赠韩明府寿山25

鸟巢26

赠虞子孝升27

戏简王俨若28

题陈园公小影29

咏怀30

雨日…即事赋情33

观猎人槛虎作34

七言古诗十三首35

明妃怨35

将进酒35

前有樽酒行37

读骚37

同宋象悬登岳阳楼39

寄赵湘潭明府39

题四隐图40

九日同宋象悬饮王俨若署中,醉归,道岳阳楼,过古学博索饮,戏柬41

元旦过邹正如寓馆,题壁上春联42

留别李尝之43

归来亭观鱼,歌赠吴文源43

七夕歌44

夏至日闻谈邻邑近事,感而有作45

五言绝句七首46

方竹46

朗吟亭47

出岳阳城口占47

有告予见嘲为醉梦者,予谓佳号也,作此答之47

石便宅落成48

六言诗六首49

感兴49

遣兴49

春兴50

七言绝句五十一首50

咏史50

读《桃花源记》51

答钱开少贻书自衡阳51

遣兴52

五日吊古52

送王俨若归蒲城53

别宋象悬53

赠袁赵城明府54

汤阴谒岳忠武王庙54

谑红梅56

叹红梅57

赏红梅57

中秋夜,集吴文源心园,戏赠善琴者57

中秋后一夜客怀58

中秋后二日对月58

春兴58

题佛子潭岩石59

怨词59

吴文源自白下寄家报,有为余纳妾之嘱,作此寄意60

七夕前三夜为邹子霞轩拟催妆60

七夕馆集,拟织女送别牛郎歌示席间诸子61

惊秋61

和吴立源卖画买米之作61

吴立源席次观剧口占62

三河舟行即事62

忧旱63

端午前一日饮吴泰源席间即事63

五日客怀64

九日64

偶咏65

题家蔺庵寿图65

五言律诗三十三首67

西山67

赠李东侯68

送诸子卣迎父自长沙归吴69

雨中与李尝之对弈69

邹正如许携酒邀同登岳阳楼,值雨连日,忽喜新晴,诗以催之70

马广文迁予旧署,过访,有感,赋此赠之70

过王俨若署后小园71

秋兴71

赠古约庵马天自二广文72

书怀呈前巴陵宋象悬,时同寓宁陵寺72

雨中同宋象悬邀邹正如见过,分韵得泥字73

李尝之归武彝,示予《游武彝记》,喜赠以诗73

发巴陵适长沙,李尝之送予至梅思桥登舟,即事赋怀74

过洞庭有怀宋象悬却寄74

中秋夜坐书怀75

接家报小女将于归,怅然有作75

呈岳郡苏太守76

别题参戎77

别李巴陵明府77

别古广文78

别邹正如78

过鹿角司留别78

新堤古寺79

舟发新堤抵曾家口79

汤阴署赠韩明府80

初伏日游佛泉庵喜雨80

重游佛泉寺口占80

赠友81

饮冯祖与馆中即事81

五日寄程乡王明府82

七言律诗八十首83

初登岳阳楼旧址83

官舍83

五舍弟护母还家兼遣妇从84

运鞘85

救焚86

夏灾86

购马补站解岳司理印烙87

卧病上书乞身不得,怅然有作87

羁寓长沙慨然有述88

撰儿自岳阳寄寒衣至长沙89

丁未初春寄撰儿89

陈两伊明府罢宜章,抵长沙,喜晤之下,转生悲感,因赠是诗90

游开福寺90

游高峰寺访灵岩和尚91

赠胡道人91

赠赵启贤91

丁未初度92

寺寓同宋象悬对雪小饮92

题寺僧寿图93

丁未除夕93

戊申元日94

谢王俨若惠园蔬94

访乾明寺眉伯和尚95

拟放言95

和元微之韵96

和白乐天韵97

己酉元日雪99

重访眉伯和尚值早发之君山归路逢迎春作99

搢儿举长子报到作寄100

寿家长沙明府100

送严平子归濑园100

秋夜对月101

答房鹤滩102

秋寓家长沙署,赠畹仲侄102

家长沙饯赖赓姚还闽103

送邹亚吕还故里因寄家报103

留别房鹤滩103

谒娲皇庙陵104

寓汤阴署中作104

汤署赠新新斋冯壮猷冯右文105

久寓汤署,将别韩明府南归,诗以代言106

留别韩汤阴明府106

留别冯殿公107

夏日107

癸日上巳前二日同青柳堂诸子游佛泉庵,次亭上韵108

上巳陪吴总戎文源游佛泉庵108

送吴文源赴安笼镇109

己未中秋日游佛泉庵饭融和上人斋留赠110

九日吴文源邀登高,竟日作泛舟游,赌棋得胜三局,局竟,文源即席口占,索和,赋答二首110

重阳后一日文源复邀泛舟,以尽登高余兴,杨孟毓、何华辑各携酒至,又赋二律111

送吴文源奉召入京112

简王程乡明府113

己未冬留别青柳堂七子114

题石榴花114

题吴子毗源插瓶榴花115

庚申夏留别青柳堂十四子115

发青柳堂抵榴隍寄怀诸子116

吴总戎饮吴承谟膝园留题116

春夜独酌117

代寿饶平谢明府117

寿吴介如姻翁118

苦热118

送吴侍御总戎赴太原118

遥寿吴总戎文源119

后来娘 大埔童歌之二120

卷之二121

萧翱材121

咏史一百一十一首121

大隧怨121

贝丘豕122

新城叹122

乘轩鹤123

壁马行124

浮海行125

两贞妇126

四君咏127

天下士128

处囊叹129

完璧行131

棘门叹132

壮士歌133

鸿鹄志135

刎颈交136

垓下叹137

国士怨139

狂生篇141

人彘怨142

丞相檄143

淮南椎144

设醴行146

梁狱辞147

反地下148

社稷臣150

东朝辨151

巫(蠹)〔蛊〕叹152

汉伊尹153

金城篇155

啮雪歌156

九折阪157

祸水叹157

白水真人歌158

北道主160

大树行161

杖策行163

一丸泥164

井蛙叹166

(疆)〔彊〕项令167

明德后168

腐鼠叹169

北营行171

破羌行172

埋轮行174

附党行175

八俊首176

揽辔叹177

西邸行179

万岁坞180

黄胤行182

妻报夫雠歌184

念死难186

宗室叹187

渔阳鼓189

髀里肉191

两围棋192

此间乐193

珊瑚树194

溅血行196

惜座叹197

五部叹199

二夫后200

欺孤叹201

平陵石虎行203

灰涤肠204

击楫行205

安东节207

运甓行208

庙堂量209

万年臭211

苍生怨212

瞎儿泪213

彗埽井215

篱隔庭218

纯孝歌220

梁司徒220

荷荷叹222

双陆行224

景阳井225

比苏武227

剪马行228

效前人229

晋州急231

两直臣232

独孤误234

缠树帛235

大有人236

太白行238

文德后240

还笏行241

镜殿歌242

白马寺主谣243

告密叹245

剖心歌246

唐室臣247

法官歌248

伊周相250

五王叹252

两家事254

赤心腹255

两祀臣256

唐家索258

凝碧池259

衣白山人歌260

陈涛斜262

靴中刀264

国子监叹265

章敬寺267

击贼笏268

拜敕叹269

养儿怨271

卷之三274

萧宸捷274

五古一首274

御制灵雨应良节274

七古一首275

西征大捷歌275

五言六韵试帖诗〔注〕二十一首276

云淡风轻近午天276

傍花随柳过前川277

御制山寒花落迟277

花丛乱数蝶278

雨息云犹积278

好雨知时节279

孟夏草木长280

夏云多奇峰280

秋菊有佳色281

秋月悬清辉281

月到天心处282

蟋蟀在堂282

雁字283

团团似明月284

惟有源头活水来284

灵泉启文明285

湘灵鼓瑟285

锦带佩吴钩285

卓荦观群书286

五言律诗 九首287

287

沙柳暗藏桥287

疏雨滴梧桐289

五言排律九首290

喜雪290

御试朝臣290

拟春日候圣驾由海淀至畅春苑恭纪291

拟圣驾巡边恭纪292

拟《三朝实录》告成恭纪293

拟陪祭历代帝王庙恭纪295

拟遣祀历代功臣庙恭纪295

拟赐西瓜恭纪296

拟赐藕恭纪297

七言律诗二十二首298

长安早春应制298

都城春日298

早朝299

都城八景299

梅花303

芍药304

云里帝城双凤阙304

凤城遥在白云中305

皇州春暖雪犹飞305

万井人烟春雨浓306

和潘太史入直原韵306

赠松阳令黄仰斗307

赠张璧雯之任宿州307

寿罗荔山户郎五十308

颂一首308

嘉禾颂308

铭一首310

雍正宝座铭310

萧俊章311

七言绝句二首311

湖乡311

萧虞312

七言律诗一首312

题秋山图312

萧咸313

七言绝句一首313

题粹轩兄画荷图313

五言律诗一首313

秋日即事313

七言律诗六首314

春日积雨遣怀314

连日诵《金刚经》有作314

辛未小春寄怀妫川二兄掌院黄冈兼示诸侄315

徐牧庵明府赠扇并系以诗,即次其韵答之315

春日漫兴和叶次庵韵316

金仙寺僧好藏古今书画,作此赠之316

萧光国317

七言律诗二首317

送周硕勋太守还楚南317

秋晴318

萧际培319

七言绝句一首319

送兢亭携眷之曲江319

萧抡英320

七言古诗二首320

拟宋公九日登戏马台作320

望罗浮山有怀梅花村美人321

七言律诗一首322

雁影322

萧抟上323

七言绝句三首323

贺黄兰溪(名寅)举于乡323

萤灯323

燕剪323

月光光 大埔童歌之三323

七言律诗一十五首324

闺吟324

寓六榕寺感怀326

和赵石臣先生九日粤秀山登高韵327

再和重阳后一夕续登观音阁328

白燕328

水仙花329

新柳330

附录赋一首331

江上芙蓉赋331

萧錞333

五言古诗一首333

闲居漫兴333

七言古诗十三首333

将军甲歌333

梅子硿334

种花吟335

舞狮行335

雀鸠行336

四月十四日夜,久旱苦热,喜得大雨,口占337

秋夜听友人弹琴337

采菊吟338

大风吟339

樵父行340

猎父行341

荒冢行341

题壁间墨龙教子升天图342

杂体诗十四首343

禽言343

谣言345

五言绝句一首346

秋夜346

七言绝句十一首346

暮春杂咏346

题画347

三月初旬得雨偶占347

指甲花348

纸帐348

燕剪348

莺梭349

五言律诗十一首349

山斋即景349

山斋坐夜350

山斋夜雨350

山斋杂咏351

长滩春眺352

秋日偕梅上人晚眺352

七言律诗七首353

雨后偶过茶亭,回望马山寺353

榕江书馆353

闻鹧鸪353

留春354

萧应奎356

杂体诗四首356

四时耕田歌356

七言绝句 一首358

七夕358

萧启元358

七言绝句一首358

题画358

萧润章359

七言律诗三首359

潮州谒韩祠359

于粤东试牍阅大林先辈制艺360

秋日偶成362

满姑大埔童歌之四362

萧傅霖364

七言绝句一十二首364

母病携眷假归,留别寓杭诸同好364

春雪和官隐366

七夕367

丙寅七月初八日无雨368

赠李谷僧368

七言律诗一十五首369

秋怀369

再和秋怀373

有感和官隐374

母病乞假归侍,叔彝以诗送行,次韵奉答376

老马376

五言律诗八首377

甲辰三月廿六生日朱仙镇道中作377

忆内377

丙寅乞巧日举一子,口占志喜379

增编萧傅霖诗380

乐府诗四首380

感事杂诗380

七言绝句八首384

甲辰重九日登金山感秋八首384

附录十则386

萧冠英跋399

考释后记400

唔读书大埔童歌之五401

大埔县萧氏宗亲联谊会成员通讯录402

《椒远堂诗钞(增编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