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教育论》求取 ⇩

第一章中师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

第一节中师教育的产生1

一、师范、师范教育和师范学校的起源1

二、中师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5

第二节中师教育的发展8

一、旧中国的中师教育8

二、革命根据地的中师教育16

三、新中国的中师教育19

第三节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的师范教育思想31

一、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31

二、张謇的师范教育思想34

三、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38

四、当代师范教育思想43

第二章中师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50

第一节中师教育的性质50

一、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师资的中等专业学校50

二、中等师范教育在社会大系统和教育系统中的地位53

第二节中师教育的任务56

一、中师教育在普及义务教育中的任务56

二、中师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任务59

第三节中师教育的培养目标61

一、中师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过程61

二、中师教育培养目标的特点和几个关系64

第四节中师教育的办学方向67

一、中师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68

二、中师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70

三、中师教育必须面向小学、面向农村71

第三章中师的设置和体制75

第一节中师的设置75

一、中师的事业规划75

二、中师的设置及其原则79

三、中师的布局80

第二节中师的体制83

一、中师的类别83

二、中师的学制85

三、中师的管理体制92

第四章中师的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102

第一节中师推行标准化建设的背景和过程102

一、中师推行标准化建设的历史背景102

二、中师推行标准化建设的过程104

第二节中师推行标准化建设的成就和意义106

一、中师推行标准化建设的成就106

二、中师推行标准化建设的意义108

第三节中师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内容110

一、中师标准化建设的特点110

二、中师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内容110

第四节中师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实施途径118

一、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18

二、筹措中师标准化建设资金的多种渠道119

第五章中师的教育工作124

第一节中师教育的特点124

一、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的双重性124

二、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的高要求125

三、在中师学生个体方面,存在着现实心理基础与未来心理需要相差较大的矛盾126

四、中师教育的特殊性要求人们十分突出地注意它的社会性127

第二节中师的德育128

一、中师德育的目标129

二、中师德育的原则132

三、中师德育的内容和实施133

第三节中师的美育137

一、中师美育的重要意义137

二、中师美育的实施要突出自身的特点138

第六章中师的教学工作143

第一节 中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143

第二节中师教学的特点147

一、基础性147

二、定向性148

三、规范性149

四、示范性150

五、实践性151

六、发展性151

第三节中师的教学方案及其实施152

一、课程体系156

二、必修课160

三、选修课166

四、课外活动168

五、教育实践171

第四节中师的教学评价181

一、中师教学评价的意义181

二、中师教学评价的类型与基本要求184

三、中师教学评价的方法188

第七章中师的管理192

第一节中师管理的特点192

一、管理要求的严格规范192

二、管理对象的积极参与195

三、管理人员的示范作用197

第二节中师的常规管理200

一、行为规范的管理201

二、教务工作管理206

三、总务工作管理212

四、校园管理218

第三节校风建设221

一、中师校风的特点222

二、中师校风的建设224

第八章中师的学生227

第一节中师生的特点227

一、中师生的生理特点227

二、中师生的心理特点228

三、中师生的职业定向特点234

第二节中师生的素质要求235

一、中师生素质概述235

二、中师生的道德素质236

三、中师生的智能结构237

第三节中师生的师范化239

一、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培养239

二、职业技能的训练241

第九章中师的教师243

第一节中师教师的职业特点243

一、中师教师的职责243

二、中师教师的职业特点245

三、中师教师的心理特点246

第二节中师教师的素质247

一、思想政治素质247

二、文化知识素质248

三、专业知识素质249

四、能力素质250

第三节中师教师队伍建设253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253

二、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255

三、班主任队伍的建设258

第四节中师的师生关系262

一、中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262

二、中师师生关系的性质和特点263

三、中师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本条件265

第十章中师的领导268

第一节中师领导人员268

一、中师领导人员的范围268

二、中师领导人员的职责269

三、中师领导人员之间的关系273

第二节中师校长的素质277

一、中师校长的素质特点277

二、中师校长的素质278

第三节中师领导班子的结构和素质282

一、中师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282

二、中师领导班子的集体素质284

第四节中师领导班子的建设288

一、加强领导班子的自我建设288

二、中师领导班子的在岗培训292

三、中师领导班子的脱产进修293

后记295

1994《中师教育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行主编 1994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特级教师论教书育人(1999 PDF版)
特级教师论教书育人
1999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师范教育(1940 PDF版)
师范教育
1940
中国师范教育论(1941.01 PDF版)
中国师范教育论
1941.01 商务书局
教师继续教育理论前沿( PDF版)
教师继续教育理论前沿
师范教育(1986 PDF版)
师范教育
1986 北京:文景出版社
教师论(1992 PDF版)
教师论
1992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1998 PDF版)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1998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师素质教育引论(1999 PDF版)
高师素质教育引论
199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现代教育理论(1998 PDF版)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 现代教育理论
1998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视听教育(1983 PDF版)
视听教育
1983 国立编译馆
师范教育概论(1994 PDF版)
师范教育概论
1994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中国师范教育论(1939 PDF版)
中国师范教育论
1939 商务印书馆
教师教育(1998 PDF版)
教师教育
1998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中国师范教育(1996 PDF版)
中国师范教育
1996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中国师范教育(1989 PDF版)
中国师范教育
1989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