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钟繇、王羲之、王宠与蒲松龄小楷比较》

《表一:钟繇、王羲之、王宠与蒲松龄小楷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遄飞逸兴 永托旷怀——浅谈蒲松龄的书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晚年,蒲松龄受时风的影响对黄庭坚和米芾两家情有独钟,小楷风格较早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其书法打破楷书方正均匀的限制,在法度中尚“意”,字形斜势更为明显且变化丰富。时卧时立,时擒时纵,时开时合,点画信手,仪态万千,这体现了他对于字结体变化的思考与尝试,具有较为强烈的个性特征。对于收放关系明显的字,先生借鉴了黄庭坚的结构特点,如表二“猶”“俗”“何”“在”“老”等,这一类字往往长横画、长撇画等主笔突出,向左下方伸展,与字形整体左低右高的体势相呼应。而米芾对蒲松龄的影响体现在运笔节奏的跳跃上和笔锋转化的灵活丰富上。米芾作书主张“八面出锋”,“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11]360。通过师米,先生在承接映带关系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笔断意连,字断气连,如表二“子”“後”“鶴”等字,无论是点画形态还是字形间架,蒲松龄能直接吸收米芾的长处,并内化于自己轻松自如的笔墨气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