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骨”的不同翻译:中国古代文论翻译传播模式建构研究——以《文心雕龙·风骨》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为例》

《表3“骨”的不同翻译:中国古代文论翻译传播模式建构研究——以《文心雕龙·风骨》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为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古代文论翻译传播模式建构研究——以《文心雕龙·风骨》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文”是《文心雕龙》中的核心词汇,在全文出现两百余次,且意义不尽相同,对它的理解影响着对全文基本思想的把握。且该术语单独表意,后文并未出现解释,读者无从获得更多信息。此处,译者用词更加多样。其中施译选择了更多不同的词汇去解释“文”字的内涵,追求对这个意蕴丰富术语的充分解释,更加贴近学者群体对准确性的需求。宇文译更倾向于选择与“文”字,字面意义更为趋近的词汇,保留其基本含义,便于学生群体理解与记忆。而杨译忽略“文”的次数更多,但这种忽略不是“省译”,其句意足以涵盖词意,因而他省去的并非“文”的含义,而是大众读者的理解难度。三者同属归化,但目的与手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