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土地利用景观水平的指数计算结果》

《表3 土地利用景观水平的指数计算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生态屏障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水源涵养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土地利用斑块数量(NP)可以衡量景观类型分布特征和破碎程度,斑块数量越多表明景观类型分布破碎度越高;斑块密度(PD)反映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斑块密度增加,表明空间异质性程度增强,破碎化程度增加.最大斑块指数(LPI)是指某一类型最大斑块面积占整个景观的比例,能反应出人类活动对斑块干扰的方向和强度以及衡量区域优势度.景观形状指数(LSI)越大,表明景观类型越复杂,斑块形状越不规则.从研究区景观上来看,2010~2015年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SHEI)均有增加,而最大斑块指数(LPI),蔓延度指数(CONTAG)呈减少趋势(表3).斑块数量(NP)和斑块密度(PD)的增加,以及最大斑块指数(LPI)的减少说明研究区景观格局在这一时段整体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形状指数(LSI)增加表明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蔓延度指数(CONTAG)减小可以看出研究区景观类型的聚合度降低,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SHEI)均有增加表明研究区景观差别增大,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景观格局分布更加均匀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