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黄、渤海大气9种C2~C5NMHCs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表1 黄、渤海大气9种C2~C5NMHCs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秋季黄渤海C_2~C_5非甲烷烃海-气通量与大气反应活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性在0.05水平上显著.

秋季黄渤海大气中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乙烯、丙烯、1-丁烯、异丁烯及异戊二烯的浓度分布如图2所示,除异戊二烯外,这8种物质均大致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规律趋势.这与之前公布的西太平洋、东印度洋及孟加拉湾海域的研究结果一致[13,39].结合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大气资源实验室的HYSPLIT4模型,计算采样期间代表性站位的72h空气质点后向轨迹图3可得,来自亚欧大陆上方气团的长距离输送贡献研究海域上空大气中C2~C5烷烃的浓度,这可能是造成烷烃体积分数呈现由南到北不断增加趋势的原因.异戊二烯在黄海南部出现较高值,可能是因为黄海南部浮游植物的生产力水平较高,产生大量的异戊二烯,通过海-气界面扩散到上方大气中.此外,结合SPS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对黄渤海大气样品中9种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除异戊二烯以外,其它8种NMHCs均有较好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异戊二烯在大气中的存活时间很短(1~5h)[40],来自内陆空气团的远距离输送对其体积分数影响较小,受海-气界面交换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