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015-2018年“互联网+档案”研究发文量》

《表1:2015-2018年“互联网+档案”研究发文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互联网+档案”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 Space Ⅲ可视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发文数量的变化是衡量某一领域在一段时期内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对研究主题所处的阶段、发展动态和预测未来趋势具有指导意义。[2]CNKI中数据显示,徐荣梅在《档案与建设》2015年5期发表的《“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档案工作探索——以盐城市田家炳中学为例》一文为该领域最早发表的文献。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档案学领域对其研究越来越多(如表1),2015年28篇,2016年94篇,2017年166篇,年度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发表的488篇文献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中文核心期刊数达88篇,占18%。这主要归结于:首先,国家政策的引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在促进移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传统行业相融合,使传统行业焕发新生机与活力。其次,“互联网+”基本内涵与档案学理论发展的相互碰撞。“互联网+档案”是互联网理念、技术和方法在档案学领域的连接,它是跨界融合与重塑结构的计算机技术创新下互联网与档案管理融合的新模式与路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