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商埠地街道名称:1800—1945年长春市街道命名的文化政治阐释——基于葛兰西霸权理论的视角》

《表3 商埠地街道名称:1800—1945年长春市街道命名的文化政治阐释——基于葛兰西霸权理论的视角》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800—1945年长春市街道命名的文化政治阐释——基于葛兰西霸权理论的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资料来源自参考文献[20]。

与旧城类似,商埠地主要街道命名方法采用了数列法,如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等;方位派生法,如燕春茶园东胡同、郝家胡同、新市场北胡同等;体现本地文化的寓意法,如永长路、永春路;表达美好愿景的寓意法,如兴运路、太平胡同、康宁胡同等(表3)。在当时的商埠地,制油、制材、面粉等机械加工业盛极一时,极大促进了中国人的民族信心,寄希望于商埠地能与满铁抗衡,商埠地内出现了安业、竟成、兴华这样表达商业愿景的名称,所谓“路因商兴,商因路发”,二者之间紧密相连。受到当时社会条件的制约,商埠地建设发展十分缓慢。但作为长春市内第一片由中国人自主规划建设的城区,商埠地是民族工业聚集、发展的标志地段,街道名称也展现出长春居民对外来殖民者的一种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