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贵州省2009-2018年审定的粳稻品种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表1 贵州省2009-2018年审定的粳稻品种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贵州粳稻品种产量结构特征分析及育种途径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1分析可知:2009-2018年通过审定的15个品种在区域试验中产量变幅484.6~570.2 kg/亩,平均产量534.1 kg/亩。通过审定的15个品种中亩产量在550 kg以上的品种有6个,占40%;亩产量在500~550 kg的品种有8个,占53.3%;亩产量在500 kg以下的品种有1个,占6.7%。在15个品种中,亩产量最高的毕粳43(570.2 kg),其产量构成性状有效穗数24.34万/亩、穗粒数146.7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6.3 g,产量提高主要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提高。亩产量居第四位的武粳15(559.5 kg),其产量构成性状有效穗数27.76万/亩、穗粒数114.8粒、结实率87.1%、千粒重26.2 g,产量提高同样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提高。亩产量居第二位的春优984(566.3 kg),其产量构成性状有效穗数15.4万/亩、穗粒数210.9粒、结实率75.7%、千粒重26.6 g。亩产量居第三位的黔粳优57(560.6 kg),其产量构成性状有效穗数15.37万/亩、穗粒数203.1粒、结实率75.9%、千粒重26.1 g,产量提高主要靠穗粒数的增加。而亩产量最低的毕粳45(484.6 kg),除粒重比平均值高,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均较平均值低,从而限制了产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