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人工沙棘林内主要物种散布体的特征》

《表4 人工沙棘林内主要物种散布体的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双龙沟废弃采金区人工栽植沙棘后植物群落组成和土壤性质的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那么,为什么人工栽植沙棘后,能够提高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而构建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灌—草复合群落?原因比较复杂,但是,通常状况下,要构建某种植物群落,首先,需要若干植物繁殖体传播或扩散到该区域,其次,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植物便开始定居,进而形成某种植物群落。因而,植物繁殖体的传播和扩散是构建植物群落的一个重要前提。某个区域植物繁殖体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来自周边区域通过其他媒介传播的植物繁殖体;二是本地土壤种子库中的植物繁殖体。由表4可知,无论是栽植沙棘后新定居的物种,还是对照荒地内原有的物种,其果实类型均以具冠毛或被毛的瘦果或颖果为主。而这些植物繁殖体的共同点是都很小,大多在3 mm以下,部分还带有冠毛等适宜风力传输的附属物。这说明这些繁殖体是通过风力进行传输的[26]。由于风力传输的随机性较强,所以,表面平坦且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区域是很难截留植物繁殖体的,只有一些洼地或者植物覆盖区域能成为植物繁殖体的避难所。从这个角度来说,与对照荒地相比,人工沙棘林内的灌—草复合结构,以及秋冬季枯落物均能增加地表粗糙度,使之更易截留大量植物繁殖体,从而获得更多种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