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监督、检验机构和企业人员参加“标准”培训情况(例, %)》

《表1 监督、检验机构和企业人员参加“标准”培训情况(例,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谷物及制品相关国家安全标准的跟踪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次调查中,生产企业人员对标准中将小麦与小麦粉呕吐毒素限量指标均规定为1 000μg/kg提出疑义,因为这是两类不同形态的食物[5-6],呕吐毒素的限量应有差异,而如此规定已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再如对原始产品和加工制品未作区分。虽然《食品真菌毒素限量标准》GB 2761-2011标准已将小麦定义为可食用部分,麦皮(麦麸)为可食用部分,即标准中小麦为净麦。有文献报道[7],呕吐毒素主要分布在小麦种皮表面,小麦(净麦)制成麦片、小麦粉,麦片、小麦粉中呕吐毒素降低较多,因此如果标准规定麦片、小麦粉呕吐毒素限量为1 000ppb,而小麦(净麦)呕吐毒素应高于此限量较为合理。而因为标准解释不清,部分面粉生产企业还认为标准中小麦为原粮收购时的毛麦(毛麦的呕吐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净麦),企业购进小麦后,检测结果大批超标,为达到国家标准,降低呕吐毒素含量,面粉企业需从北方采购呕吐毒素含量较低的小麦,进行30%比例搭配生产,如此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再则,调查中检测的富硒大米,并不是在成品大米中添加硒,而是先将种植水稻土壤中施入加富硒肥料,生长成富硒稻谷后再加工成富硒大米;而富硒米粉则是在米粉中直接添加硒,硒的含量是在加工中产生。因此,标准虽规定了大米添加营养强化剂(硒)的使用量,却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如果规定大米制品(米粉)中添加营养强化剂(硒)的使用量则比较现实可行。因为可添加营养强化剂的食品分类不清,这给标准的执行也带来了不便与困难,使食品的监督、生产也产生了矛盾。此外,《食品真菌毒素限量标准》GB 2761-2011的表1中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限量指标规定的食品类别包括玉米、玉米面(渣、片)及玉米制品,而表3食品中呕吐毒素限量指标规定的食品类别是玉米、玉米面(渣、片),却没有玉米制品,因黄曲霉毒素与呕吐毒素均为霉菌毒素,且两者主要污染玉米,两者范围的不一致,也令监督与生产部门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