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国学1+N模式课程体系》

《表一: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国学1+N模式课程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构建开放有序的大学国学课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目前高校还没有全国统一规划的作为通识课程的国学课程体系。多数高校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包含有国学内容的大学语文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以此代替国学必修课;在大二到大三开设几门以“古代经典”为核心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主要依托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根据学科教师研究专长组织实施。经过多年的探索,高校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国学知识,传播了传统文化,提高了大学生的国学修养。但当前大学国学课程体系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1门全国统一的国学基础必修课,包含有国学内容的课程,从课程名称到基本内容差别较大;二是国学选修课程数量严重不足,质量有待提高;三是国学课程实施方式太过传统,不能适应高校教学形势的发展,亟待改革。应尽快构建1+N模式的国学课程体系,即以1门必修课+N门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建立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具体课程设计整体构架如表一。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教材也是以选文式编选,文化传承不是教学的中心。国学必修课应该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四书”中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如和谐、仁爱、大同等精神,也是当代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开设“四书”课程,符合当代文化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大学开设的国学课程,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不足。如华中科技大学曾经开设的“道德经”深受学生的欢迎,但也有学者指出,该课程的教材“百孔千疮”,误导学生。[2]应倾全国国学之力,打造国学精品课程,尤其是必修课,要统一基本教学内容。2017年,我国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这是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