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 寿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及面积》
提取 ⇩
《安徽省寿县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年)遥感调查评估》
综合寿县2015年的植被生物量、植被覆盖度和地物类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生态环境评价综合得分确定质量等级,如表12。寿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为优的面积达15 037.5 hm2,占比5.110%,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八公山地区和湖滨、河滨地区,表明山区和滨水区域绿化度高,人为破坏较小。等级为良的达233 769 hm2,占比79.446%,主要为耕地和水域,这与耕地面积占县域的大多数相一致。等级为中的达41 856.2 hm2,占比14.225%,等级为差的占比1.217%,主要分布在县城和中心乡镇。等级为劣的仅占0.002%,表明寿县不存在严重的生态破坏区域。
图表编号 | B1666547666 |
---|---|
出版时间 | 2019.09.30 |
作者 | 王亮、姚梦园、吴艳兰 |
研究主题 | 安徽省寿县生态状况变化(2010—2015年)遥感调查评估 |
出版单位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然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数据与应用中心、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更多格式 | JPG/无水印(增值服务) |
定制格式 | Excel格式(增值服务) |
传媒
查看“表1 2 寿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及面积”的人还看了
-
- 表2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等级标准表
- 基于Unity3D的区域景观生态敏感性评价系统设计
-
- 表2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淮安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分析
- 淮安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分析
-
- 表2 选择阈值α:基于遥感指数的区县级生态环境评价
- 基于遥感指数的区县级生态环境评价
-
- 表1 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综合状况评价指标参数
- 博斯腾湖流域水系连通评价及优化调控
-
- 表6 生态环境状况等级划分
- 新余市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
-
- 表4 2016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
- 区域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空间分异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