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昌吉州牛粪管理方式改进设计》

《表3 昌吉州牛粪管理方式改进设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畜禽粪便管理中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以牛养殖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文改进牛粪管理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因此这里的改进主要是指在维持现有养殖规模的前提下,结合养殖户特征,改变其不同牛粪处理方式的占比(表3)。(1)大中规模养殖户:重点提升沼气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全国农村沼气发展“十三五”规划》设定了新疆、宁夏等第三类地区“十三五”期间的年沼气产量为3亿立方米的目标。而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统计,2015年新疆、宁夏、青海、西藏四地的沼气总产量为2.5亿立方米。因此,为实现0.5亿立方米的沼气增量,作为新疆畜禽养殖主产区之一的昌吉州需要提升沼气工程建设力度。项目建设可重点依托集约化养殖户,因其能够保障沼气工程的原料供应,且不容易受温度条件影响。这种主导方式占比合计为25%,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牛粪发酵过程中的温室气体转换为清洁能源,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部分中等规模养殖户还是需要通过固体堆肥腐熟后还田消纳,比例为6.84%。(2)小规模养殖户:以干湿分离、堆肥腐熟和污水收集多级沉淀发酵池建设为主要处理方向,推荐通过密闭容器进行堆肥处理,这一方式合计比例可达26.72%,进入储粪池的比例为10.62%;而地处山区丘陵地带2%的牛粪可消解于配套的山区草甸。(3)农牧民散养:昌吉州50%以上的牛粪由农牧民散养产生。特别是在山地丘陵地带的散养奶牛养殖量小,而且较为分散,适宜就地自然消解,比重可占到6.26%,存栏量≥25头的养殖户可选择每天散施的方式,比例占到1.32%,防止局部地区污染加重。平原地区侧重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得益于便利的交通和低廉的运费,在养殖集中区可采取“分户收集,集中处理”的方式,重点推广固体粪便堆肥利用方式,比例达到15.42%,另外3.78%选择每日散施。荒漠区养殖量少,选择散施方式可实现最佳的经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