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不同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点击下载 ⇩图表编号 | B16663933666 |
---|---|
出版时间 | 2018.12.28 图表说明 ➫ |
作者 | 王会全、吴少华、余志雄 |
研究主题 | 以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雪柑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出版单位 |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天然产物研究所、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下载格式 | JPG、GIF(含无水印/未压缩) |
图片大小 | 20KB~2M(视下载方式而定) |
定制格式 | Excel、Word、PDF、PPT |
传媒
表5 不同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图表

注:邓肯氏新复极差测验,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Note:Different letters mean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0.01 level by 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
预计下载耗时:<2秒
图表说明及下载
以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雪柑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中,以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雪柑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中,农杆菌对植物外植体进行侵染时,必须在伤口部位存活16 h以上,才能进行T-DNA的转移,此期间涉及农杆菌向受伤部位的附着、Vir区基因的诱导活化及T-DNA的转移整合[3]。在黑暗中共培养适当的时间能提高不定芽的再生效率和转化效率,对共培养时间的优化结果如表5所示:共培养2 d的抗性芽分化率只有5.3%,其原因为培养时间过短,阻碍了T-DNA的有效转移;共培养3 d的分化率为21.6%;共培养4 d的分化率最高达45.1%;而共培养5 d时外植体出现大量的褐化死亡,其原因是农杆菌过度生长所致。从这个结果来看,共培养时间4 d是最佳的。
公告:考虑到大家可能需要图表高清原图或出处原文整套的PDF,但由于获取多是收费渠道,为方便大家博主会在收到相关邮箱留言求助后帮忙获取分享给大家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