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无人为干扰区 (A) 和人为干扰区 (B) 采样线植被情况》

《表5 无人为干扰区 (A) 和人为干扰区 (B) 采样线植被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不同人为干扰的土壤全量氮磷钾空间变异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自然状态下,土壤中的氮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残体、生物固氮,少量来自大气降水,磷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和动植物残体的归还[23],钾含量与土壤类型、母质风化程度和土壤质地等因素有关,基本上源于土壤母质中的含钾矿物[24]。无人为干扰区,全氮有3个高值区,且在南北方向上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东西方向呈现减少趋势;全磷分布相对均匀,无明显的高值区和低值区,含量分布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少;全钾含量空间分布有2个高值区,且以其为中心,含量分布向南北递减。这与趋势图分析结果相吻合。由表5可知,全量氮磷钾的高值区在L2-L4采样线范围内,该区域植被覆盖度在25%以上,多为梭梭、琵琶柴和红柳等自然植被,凋落的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为该区域提供大量的腐殖质,地表腐殖质层较其他区域厚。随着腐殖质的增加,土壤中的氮素、磷素逐渐积聚,致使该区域氮磷含量高。土壤有机质(腐殖质)与粘粒组成的有机-无机胶体是交换性阳离子的基本载体,具有突出的保钾作用[25],因此该区全钾含量也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