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两组竖脊肌和多裂肌MPFs比较(±s,n=30)》
提取 ⇩
注:与健康组比较,(1)P<0.05
《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
(1)LDH患者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AEMG与健康者对应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LDH患者患侧FER与健康者对应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LDH患者患侧竖脊肌和多裂肌MPFs与健康者对应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图表编号 | B1666257666 |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作者 | 梁杰、陈述荣、卢惠苹、张高飞、卢萍丹、陈昕 |
研究主题 | 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 |
出版单位 | 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市第二医院 |
更多格式 | JPG/无水印(增值服务) |
定制格式 | Excel格式(增值服务) |
传媒
查看“表3 两组竖脊肌和多裂肌MPFs比较(±s,n=30)”的人还看了
-
- 表1 两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情况
- 腰痛宁胶囊联合雷火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观察
-
- 表4 两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度比较(±s)
- 康复运动操联合牵引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 表4 正常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组两侧深链肌群肌肉力峰值比较
- 基于仿真技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筋失衡”的研究
-
- 表1 正常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组两侧背侧链肌群肌肉力峰值比较
- 基于仿真技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筋失衡”的研究
-
- 表3 正常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组两侧前表链肌群肌肉力峰值比较
- 基于仿真技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筋失衡”的研究
-
- 表2 正常组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组两侧外侧链肌群肌肉力峰值比较
- 基于仿真技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筋失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