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00—2017年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发展程度的全局Moran’s I指数》

《表3 2000—2017年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发展程度的全局Moran’s I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中国2000—2017年海外耕地投资规模进行全局自相关计算,结果显示在2000—2017年间的Moran’s I统计量为负且Z值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从2004年开始,Moran’s I均为正值且Z值通过显著检验,这表明中国海外耕地投资规模从2004年开始表现为正相关并出现空间集聚效应(表3)。从全局Moran’s I统计量的演变过程看,其总体呈上升趋势,并大致可分成2000—2003年、2004—2009年、2010—2011年、2012—2017年4个变化区间。在2000—2003年间,Moran’s I统计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在该时期中国的海外耕地投资活动不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在2004—2009年间,Moran’s I统计量数值快速增大,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在该时期中国的海外耕地投资活动空间集聚效应快速增强,这与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和2007—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后海外耕地投资活动快速发展密切相关。2010—2011年间虽然Moran’s I统计量为正值且显著,但其数值快速下降,说明中国海外耕地投资活动的空间效应有所弱化,其主要原因是全球粮食供给逐渐摆脱粮食危机影响,海外耕地投资规模的爆发增长期已过去,中国企业的海外耕地投资步伐开始减缓。2012—2017年间中国海外耕地投资规模的Moran’s I统计量为正值且显著,并且其值开始处于一个稳定提升阶段,这说明中国海外耕地投资活动开始稳步开展,空间集聚效应也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