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3种荒漠植物根内生放线菌中的潜在新物种》
提取 ⇩
《新疆13种荒漠植物根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筛选》
13种荒漠植物根内生放线菌群落结构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荒漠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有差异。从分离到的菌株数量上看差异较大,老鹳草最多,依次为骆驼刺、铃铛刺、红柳、补血草、碱蓬、铁线莲、盐爪爪、河西菊、猪毛菜、盐节木、盐生草和盐穗木。从种属水平看差异也较大,骆驼刺内生放线菌最丰富,鉴定到6个属27个种,链霉菌属有20个种(图1);碱蓬次之,鉴定到4个属9个种,链霉菌属有6个种;S.griseoincarnatus为骆驼刺和碱蓬内生放线菌中分离频率最高的优势种;柽柳鉴定到3个属17个种,链霉菌属有15个种,S.plicatus为优势种;老鹳草分离到的菌株数量最多,归属于3个属,S.pactum为优势种;铃铛刺鉴定到2个属,其中的链霉菌属有28个种,S.ambofaciens优势种;猪毛菜、盐穗木等鉴定到链霉菌属。此外,16S r 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361株内生放线菌中有3株相似性小于98.65%,为潜在新种,与3个已有效发表的放线菌物种相似性最高,见表2。在骆驼刺、柽柳和盐爪爪各1株,均属于链霉菌的潜在新物种,具体分类地位正在进行多相分类学研究确认。
图表编号 | B16662263388666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作者 | 雷艳娟、夏占峰、曾红、张利莉 |
研究主题 | 新疆13种荒漠植物根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筛选 |
出版单位 |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
更多格式 | JPG/无水印(增值服务) |
定制格式 | Excel格式(增值服务) |
传媒
查看“表2 13种荒漠植物根内生放线菌中的潜在新物种”的人还看了
-
- 表3 361株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
- 新疆13种荒漠植物根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抗菌活性筛选
-
- 表2 已发表荒漠放线菌新物种分类情况(2000―2020)
- 荒漠放线菌的资源分布、多样性及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
- 表2 已发表荒漠放线菌新物种分类情况(2000―2020)
- 荒漠放线菌的资源分布、多样性及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
- 表2 已发表荒漠放线菌新物种分类情况(2000―2020)
- 荒漠放线菌的资源分布、多样性及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
- 表1 样品污泥特性:海南西海岸红树林伴生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延缓衰老活性初筛
- 海南西海岸红树林伴生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其延缓衰老活性初筛
-
- 表2 民勤荒漠植物叶片性状特征
- 民勤荒漠植物叶片水分吸收性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