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临床使用溶栓药物: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药物研究进展》

《表1 临床使用溶栓药物: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药物研究进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药物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于溶栓的药物主要分为3代(表1)。第一代是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和尿激酶(Urokinase,u PA)。SK是一类链球菌分泌的一种微生物纤溶酶原激活物,通过间接激活纤溶酶原激活剂产生活性纤溶酶发挥溶栓作用[11]。因其生产成本低,半衰期适中(约10 min),在1987年被批准用作溶栓剂,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来源于细菌,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且缺乏纤维蛋白特异性,在临床使用时易出现出血副作用[12]。u PA是体内天然的纤溶蛋白,最早从人的尿液中发现并分离出来[13],它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可将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14-15],尿激酶同样无纤维蛋白特异性。第二代溶栓药物的主要代表是阿替普酶(Alteplase,rt PA),其最早被FDA批准用于脑梗塞治疗。与SK和u PA相比,rt PA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可以有效地减少出血风险,但其半衰期较短,在临床使用时需要较高的剂量,而过量的rt PA会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增加脑出血和水肿的风险[16]。第三代临床上使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是rt PA的突变体(瑞替普酶、替奈普酶),这些新的治疗药物比rt PA表现出更长的半衰期,增强纤维蛋白特异性,以及更高的抵抗PAI-1的能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