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水环境传统治理方式与“空间嵌入”式治理方式的差异》

《表1 水环境传统治理方式与“空间嵌入”式治理方式的差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河长制:“空间嵌入”视域下水环境治理的新路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空间嵌入”式治理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强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协调。但值得注意的是,河长用以协调部门间的权力并非源于科层制中行政职位的正式授权,而是与该河长在地方政党阶序中的高排名有关。[4]如表1所示,河长制这种“领导挂帅、高位协调”的制度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水环境治理中部门首长负责制为地方首长负责制,成功将河长推至治水最前端,把治水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紧抓责任人的“牛鼻子”;而且还纾解了传统治理中部门封闭、各自为政的困境,将部门独立决策、执行政策变为多部门协同决策、共同执行。同时,通过建立部门协调联动制度、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大大提高了各部门间的联席频率,实现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充分共享。此外,在传统水环境治理工作中,一直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政府是水环境治理中的绝对主导力量,久而久之,会让公众产生一种错误心理,认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是政府的事儿,与我无关”,导致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漠视,从而难以整合社会力量,公众参与性弱;而“空间嵌入”下的河长制重视吸纳体制外力量,2015年中央印发《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首次将河长制纳入政策法规层面,规定河长制政策的制定、决策、执行、考核、问责等全过程都需有公众的参与、介入,体现了政府对社会力量的重视。同时,“民间河长”“企业河长”“记者河长”等非官方河长的增设,为“社会共治”搭建了平台,建立了“社会治水”新模式,有利于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全民治水”新格局。河长制这项地方创新制度之所以能够赢得中央层面的肯定并迅速推广至全国各地,其根本原因在于满足了水环境治理的“空间嵌入”要求,在空间上实现了多元治理主体和权力的整合。总而言之,“空间嵌入”式水环境治理方式破解了传统水环境治理中“九龙治水”的困局,推动了水环境治理逐渐走向协同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