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环境因子名称及代码》

《表1 环境因子名称及代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环境因子的春玉米产量结构模型分析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春玉米3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将雨量、雨日、积温、平均气温、日照、土壤体积含水率(各因子赋予代码见表1)与春玉米产量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拔节—抽雄期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土壤水分因子最多,其次为抽雄期—拔节期(表2),10、20 cm的土含水与理论产量和百粒重关系较为密切,并且表现为负效应,说明10、20 cm土含水越大,理论产量和百粒重越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玉米是耐旱作物,从苗期开始,当地降雨量较多,10、20 cm土含水较高时,容易缺氧影响根系的呼吸,不利于玉米苗的生长[22]。抽雄—成熟期的雨日、拔节—抽雄期、抽雄—成熟期20~40 cm土壤水分与果穗长表现为正相关,表明春玉米拔节之后的土壤水分对果穗长尤为重要。拔节—抽雄期的积温(Ts2)、日照(S2)成为影响果穗粗显著正相关因子,热量、光照作为光合作用的驱动力,对拔节—抽雄期玉米茎杆干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功不可没,为生殖期干物质的分配和转化提供条件,利于穗分化、授粉、灌浆,果穗粗增大[23]。对株子粒重影响较明显的因子为拔节—抽雄期的雨量和日照、播种—拔节期30 cm和40 cm土含水,考虑为拔节—抽雄期的雨量、日照可促进每株玉米的结实子粒增多,在玉米苗期30、40 cm土含水可促进根系伸长,早生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