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1989—2018云南省各地市作物播种面积变化》

《表7 1989—2018云南省各地市作物播种面积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云南省耕地“非粮化”现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1989—2018年云南省统计年鉴。

从不同州市来看(表7),1989—2018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均在上升,但大约有接近40.00%州市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下降,不同州市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耕地“非粮化”现象,粮作比例的变化强度更为显著,以1989—2018年30 a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粮作比例变动强度方面来分析非粮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表8中可以看出,16个州市中大理、怒江、昭通、曲靖的粮作比例年变动强度较小,其中昭通市的变动强度仅为-0.098%,说明这些州市的耕地种植结构相对稳定,而昆明、楚雄、玉溪、临沧、文山、西双版纳、德宏州等州市的粮作比例变动强度则较大,尤其以玉溪市的“非粮化”趋势最为突出,变动强度为-1.493%,根据不同州市的粮作比例变动强度,将它们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昭通(-0.098%~-0.550%)>大理、怒江、曲靖、保山、迪庆、丽江(-0.551%~-0.837%)>普洱、红河、西双版纳(-0.838%~-0.995%)>德宏、临沧、楚雄、昆明、文山(-0.996%~-1.492%)>玉溪(-1.493%)(图4),从总体来看,整个研究区的粮作比例年变动强度均为负值,这显示在农作物种植体系中,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区内粮食作物的面积和在下降,在整个种植结构中的比重正被不断压缩,耕地“非粮化”的趋势在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