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 2018年玉溪市高原湖泊水环境状况》

《表1 1 2018年玉溪市高原湖泊水环境状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云南省耕地“非粮化”现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自:2018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在各大污染源中排列第一,已成为影响中国水环境质量安全的重大影响因素,而在农业面源污染中,种植业的贡献最为显著,其产生的TN与TP已经分别高达污染物排放总量的1/3和1/4(胡钰,2012),农药与化肥中未被作物吸收的N、P等化学元素富集在土壤中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淋溶等途径进入附近河流,最后汇入湖泊,给湖泊水质带来严重危害,造成水资源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等(胡宏祥等,2005;李志宏等,2008;朱梅和吴敬学,2010;陆沈钧等,2020)。云南省高原湖泊众多,分布有滇池、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这些湖泊不仅是中国分布最密集的五大湖群之一,同时也是珠江水系、长江水系、澜沧江水系的重要支流,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强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环境污染已对上述高原湖泊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经济作物种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得水环境的污染负荷率不断增高(刘俊和陈红,2009;赵祖军等,2018),如研究发现大蒜的大面积种植是影响洱海流域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卢中辉等,2017),除洱海外滇池流域周围种植的大量经济作物如蔬菜、花卉等也对该湖泊的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与影响(陆轶峰等,2003;高明和杨浩,2006;王磊等,2010)。以“非粮化”现象最为显著的玉溪市为例,该市范围内分布有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等湖泊,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18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上述湖泊中除抚仙湖达到了水环境功能要求,水质为优,处于贫营养状态外,其余2个湖泊都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并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化学元素超标现象(表11),湖泊水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玉溪市耕地“非粮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三大湖泊流域的总面积为141422.57 hm2,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就占了30.33%,且种植的大多为高投入、高污染的蔬菜等经济作物(赵祖军等,2018),数据显示,三大流域的农作物中经济作物的污染流失强度最高,为32.37-35.24 kg/hm2,其中露地蔬菜的总氮流失系数(22.5kg/hm2)与总磷流失系数(1.38 kg/hm2)更是明显高于其他农作物(赵祖军等,2018),前人针对不同湖泊的研究也显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即耕地非粮化率的不断上升是导致星云湖、杞麓湖水质长期保持劣质的重要因素(杨逢贵等,2013;许杰玉等,2015;赵祖军等,2018;郑田甜等,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