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长山县农作物种收期限表》

《表6.长山县农作物种收期限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庄户生活:民国时期山东乡村的日常生活刍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长山县农情调查(周村)》,出自《棉业特刊》,1934年创刊号,论著第23页。

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十二月份、二十四节气而有相约成俗的节律。乡村歌谣谚语是民众记录、识别、判断日常生活时间的重要方式。“所谓歌谣谚语者,有的是农民单纯热情的自然流露,有的经久历深,世世相沿的会心之言和经验的记录,天时的风雨,四季的变化,农事的耕作与收获,以及种种事物的现象,都可以从歌谣和谚语中求得其解答。”[23]481地处鲁南沂州一带的农谚就是这种日常生活节律的体现。“白露两边看早麦”,意即低洼之地,麦宜早种,不必以天社为定时;“豆过寒露用镰钩”,即寒露之后为豆子收割之时;“芒种三日见麦垛”,芒种三日后,场内定见麦垛;“立秋十八日,河里无澡洗”,立秋18天后,河水变凉不宜洗澡;“立秋十日无青穇”,即立秋十天后穇无不熟者也,此为以节气来区分的农时。“蟋蟀叫一声,穷汉吃一惊”,即时至秋日,衣裳应当整理,以御寒冷;“小麦上了场,农人着了忙”,言麦子宜打,豆子宜种,农人正忙之时。[24]21-22在郓城一带,乡村农时与农事通过俗语农谚表达出来,“七月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四月八,吃王瓜;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八月八,场里粮食快到家;九月九,场里粮食打到篓;天河调角,吃毛豆角;楝子开,吃蒜菜”。[25]43类似的时日与田间所获的联系隐含着乡民对生活的期盼和希冀。这样民间流传的口头谚语民谣,是乡村民众日常生活智慧的结晶,暗含着对随天时、节气而动的生活规律的朴素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