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13—2016年春季长江口PO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表3 2013—2016年春季长江口PO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春季长江口颗粒有机碳年际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代表有显著相关性,P<0.05(双尾);**代表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双尾);/代表数据缺失

水体中的POC一般分为陆源输入和海源自生,存在形式既包括悬浮的有机颗粒和碎屑,又有通过吸附在泥沙或生物质等颗粒上输送的有机部分,悬浮物是其直接组成和携带者,从径流到近海悬浮/沉积等动力过程不断进行,POC必然随TSM浓度发生改变。表2显示底层TSM普遍高于表层的浓度,且底层变化范围更大,与POC调查结果相似。历年来长江口表、层水域POC与TSM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表3),其中底层水域的相关性逐年递增,TSM对底层POC的影响逐渐增强,但表层在2016年降至最低,推测与2016年大量的浮游植物活动相关。图3可见,底层POC与TSM浓度的正相关程度高于表层。由于表层POC中活体成分相对较多,其浓度分布不仅与吸附/解吸相关,也与生物活动及其限制条件有关,底层受潮汐动力、水团混合等影响悬浮和沉积活动格外活跃,高浓度TSM对POC的影响更直接显著,与POC的相关性更强,辅证了长江口POC受悬浮颗粒物动力学控制的结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