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蟾蜍类药材的基原记载》

《表1 蟾蜍类药材的基原记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蟾蜍类药材本草考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中华大蟾蜍生活在泥土中或栖居在石下或草间,夜间觅食,无声囊,黑眶蟾蜍栖息在潮湿草丛,夜间或雨后常见。泽蛙生活在田野池沼附近的山区,生活时颜色变化颇大,有单咽下外声囊。《雷公炮制药性解》:“虾蟆皮上腹下有斑点,脚短、不鸣叫者是也。蟾,即黄斑,头有肉角。”《神农本草经疏》:“蟾蜍、虾蟆,本是二物。经云:一名蟾蜍者,盖古人通称蟾为虾蟆耳。经文虽名虾蟆,其用实则蟾蜍也。今世所用者皆蟾蜍,而非虾蟆,其功益可见矣。”《嘉佑本草辑复本》:“虾蟆背有黑点,身小,能跳接百虫,解作呷呷声,在坡泽间,举动极急。蟾蜍身大,背黑无点,多痱磊,不能跳,不解作声,行动迟缓,在人家湿处。”《本草品汇精要》:“蟾蜍似虾蟆,居陆地。又蝌蚪注云:虾蟆子也。”《绍兴本草》:“虾蟆指青蛙和蟾蜍两类。绍兴校定:蛙乃青绿虾蟆。”《本草纲目通释》中蛤蟆又名为虾蟆,是蛙科动物泽蛙。由此可得出古籍中虾蟆今指蛤蟆,即蛙。蛤蟆、蟾蜍二物虽同一类,而功用小别。古方中多有蟾蜍、泽蛙混用现象,而今方多用蟾蜍。蟾蜍的基原记载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