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影像解算信息:2000—2018年哈尔里克山冰川高程遥感变化分析》

《表1 影像解算信息:2000—2018年哈尔里克山冰川高程遥感变化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00—2018年哈尔里克山冰川高程遥感变化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Sentinel 1A干涉DEM被视为2018年的冰川高程,SRTM C DEM数据被视为2000年的冰川高程,两者的差分干涉结果为2000—2018年的冰川高程变化,影像解算信息如表1所示。冰川高程变化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利用重复轨道干涉测量方法得到研究区干涉相位,生成的干涉相位包括地形相位、形变相位、大气延迟相位、噪声相位、基线误差和参考DEM误差导致的相位(蒋宗立等,2018)。为获得地形相位,需要将其余相位去除。分析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伊吾气象站日降水数据发现,2018年3月6日与3月18日期间降水量为0(骆光晓等,1999),加之影像获取日期为3月份,气温较低,冰川表面形态稳定,本文忽略此时间段的冰川高程变化,并假设无形变相位的产生;采用时间域的高通滤波和空间域的低通滤波去除大气引起的相位(Tizzani et al,2007);采用自适应Glodstein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引起的相位(Tizzani et al,2007;Teshebaeva et al,2019);将经过上述处理的干涉相位减去SRTM DEM模拟出地形相位,得到相位差分后的地形变化相位及基线误差和参考DEM误差导致的相位。假设在研究时段内非冰川区高程无变化,模拟非冰川区相位误差趋势面,然后从差分相位图中扣除该误差趋势面(张其兵等,2017,2020;蒋宗立等,2018),即可去除基线误差及参考DEM误差导致的相位,只剩余由冰川高程变化导致的地形变化相位,结合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确定冰川边界,将地形变化相位转化成冰川高程变化量,初步得出哈尔里克山冰川2000—2018年平均高程变化为-9.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