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股利支付率历年分布结构》

《表2 股利支付率历年分布结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差异化分红监管政策的实施效应检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2可见,差异化分红期内,其不派现公司占比总体都在20%~30%区间波动;半强制分红期的这一比例虽然在持续下降,但一直处于25%~45%之间。这表明差异化分红政策下,上市公司整体派现比例还是显著高于半强制分红期,即分红新政具有一定的“类强制”分红效应。但2013年起,不分红公司占比并未如前期呈一直下降的趋势,这是否是部分股市“铁公鸡”公司现象难以根治所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分红派现的公司中,从2012年起,股利支付率在20%~40%之间的“门槛式”分红公司占比一直较高,每年都维持在30%以上。这表明“门槛式”分红或“达标式”分红之风并未因分红新政的出台而缓解,路径依赖现象仍显著存在。分红水平在20%以下的低分红公司占比在2012年后相对稳定在20%~25%之间。[10%,20%)和[40%,80%)这两个区间的分红公司占比接近,而2013年后分红水平在[10%,20%)的公司占比却开始一直略高于分红水平在[40%,80%)的公司,这初步反映出理论上应进行中等水平或高水平分红的公司并未因分红新规的出台而显著上升,反而还略有下降。这是否是新政诱发的弹性选择空间更大所致,还需进一步验证。另外,分红水平在80%以上的高分红公司所占比例一直较低,甚至一直低于分红水平在[5%,10%)的“微分红”公司占比,这初步说明:相对于高分红,国内上市公司显然更偏好于低分红或微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