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三明地区景观格局指数》

《表5 三明地区景观格局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三明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结合表4和表5分析,景观类型水平上耕地斑块数目、平均斑块面积、聚集度等指标均明显减少,对应其优势度降低,破碎度、分离度提升,受干扰度和生态损失度也相应提升0.01、0.007。林地由于本身面积基数太大,在指数上体现微弱,草地面积占比和聚集度均有下降,而斑块数目有所增多,优势度指数下降,分离度指数增加,导致其干扰度略有提升。房屋建筑、构筑物、人工堆掘地、道路等类型斑块数量、显著上升,其中道路类型不同于其他人工景观类型随着景观斑块数量而斑块平均面积、聚集度上升,道路因其分布特征,斑块平均面积减少、聚集度下降且破碎度上升,房屋建筑及构筑物聚集度分别上升0.22、1.63,但斑块密度基本维持不变,说明这两类人工景观在十年间是在原有聚集区域上发生变化,聚集区域发展得更加聚集。人工景观类型中变化程度最高的为人工堆掘地,斑块面积比例上升了14.57,聚集度上升了5.88,表明在这十年间,人工堆掘地的聚集化迅速,与房屋建筑不同的是,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类型在变化初期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聚集区域,而人工堆掘地在变化初期聚集度较低。经过十年,聚集度渐渐接近房屋建筑,因此是十年间增长聚集最为剧烈的景观类型。荒漠与裸露地的斑块数下降、斑块平均面积上升,聚集度提升,干扰度上升而损失度下降,说明荒漠与裸露地类型有聚集化的分布趋势,且面积逐渐增大。水域的斑块数目和面积均有提升,聚集度增加显著,而斑块密度变化微弱,干扰度损失度均下降,说明水域类型景观在十年间呈聚集化变化趋势,抗干扰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