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通勤行为特征和健康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2 通勤行为特征和健康变量描述性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南京市就业者通勤行为特征对健康的影响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概念,心理健康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精力充沛、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协调等方面,因此选择是否浑身乏力、易疲倦,是否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自评健康状况以及邻里关系4个指标来表示;(2)根据2010年中国卫生部发布

通勤行为是指居民在住处与工作处之间的空间移动现象[40],其特征包括通勤距离、通勤时间、通勤方式、通勤方向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通勤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通勤者的出行方式、时间和距离[7-8,18],因此本文选取通勤距离、通勤时间与通勤模式作为通勤行为的一般特征。其中,通勤模式根据就业者通勤过程中采用不同通勤方式时身体活动量的大小,分为积极通勤模式(包括步行与骑自行车)、公共交通通勤模式(包括公交与地铁)和机动车通勤模式(包括私家车、出租车、单位班车)3类。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41]。由此可以看出,健康的3个基本要素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具有进行健康行为的能力。因此,本文将个人健康分为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健康行为3个方面。基于对已有相关研究结论的梳理,本文的模型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假设通勤距离会对通勤模式和通勤时间产生直接影响,而通勤模式会对通勤时间产生直接影响[26,42]。同时3种通勤行为特征变量对就业者3个方面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此外,外生变量社会经济属性对通勤行为特征和健康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通勤行为特征与健康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