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四川省主要城市景观组成、景观格局指数和城镇化指标统计》
提取 ⇩
《基于MSPA的市域尺度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以四川省主要城市为例》
基于SPSS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景观格局指数,最终选用边缘指标:边界密度(ED);形状指标:景观形状指数(LSI);密度大小及差异指标:平均斑块面积(MPS);形状指标: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AWMPFD);聚散性指标:蔓延度(CONTAG);以及多样性指标: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6个指标作为景观格局评价的二级指标。依据各城市景观格局指数结果(表1),可将城市分为3类:1)达州、绵阳、德阳、乐山和资阳,景观格局整体呈现稳定、优越状态。因ED、LSI、SHDI指数小,MPS、CONTAG指数大,同时AWMPDF指数位于13座城市的中间水平,所以GI网络结构较为完整,景观凝聚度高,区域内斑块面积较大,斑块破碎化程度较低,不同斑块类型的团聚程度或延展趋势较好,景观异质性较弱,不定性消息含量较小,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较小;2)宜宾、广安、自贡和眉山,景观格局表现为斑块完整性良好,GI受人类干扰的强度较低,斑块在城镇化发展中稳定性较差;3)泸州、内江、遂宁和南充,景观格局整体情况一般,具体表现为ED、LSI、SHDI指数最大,MPS、CONTAG指数最小,而AWMPFD指数较高,因此斑块破碎化程度高,物质流动、能量转换等生物功能较差,景观多样性高,不定性消息含量较高,斑块稳定性差,GI受到人类干扰的强度低。分别依据各指标计算结果,基于Arc GIS的自然间断点划分出4或5个等级。
图表编号 | B16661797537666 |
---|---|
出版时间 | 2020.07.10 |
作者 | 谢于松、王倩娜、罗言云 |
研究主题 | 基于MSPA的市域尺度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以四川省主要城市为例 |
出版单位 |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
更多格式 | JPG/无水印(增值服务) |
定制格式 | Excel格式(增值服务) |
传媒
查看“表1 四川省主要城市景观组成、景观格局指数和城镇化指标统计”的人还看了
-
- 表1 淄博市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 淄博市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 表1 淄博市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 淄博市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 表2 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陕甘两省城市发展对比及驱动因素分析
-
- 表1 旅游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 洞庭湖区旅游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性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
- 表1 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黄河中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
-
- 表1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模式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