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坡形闽粤栲和枫香混交林生长分析结果》

提取 ⇩
注:Duncan新复极差法,小写字母不同表示显著差异,大写字母不同表示极显著差异,如下相同。
《坡形和坡位对闽粤栲枫香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闽粤栲和枫香混交林中二者在不同坡形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均无显著差异,但由表2可知,闽粤栲的胸径生长大小依次也为凹形坡>直形坡>凸形坡(脊部)、树高和材积生长大小依次为直形坡>凹形坡>凸形坡,其中直形坡的树高和材积分别高出凸形坡树高和材积的22.28%和84.01%。枫香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大小均依次为凹形坡>直形坡>凸形坡,其中凹形坡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高出凸形坡的38.70%、46.89%和207.95%;结果表明,闽粤栲在直形坡面上生长最好,枫香则在凹部上生长最好,是立地环境和这两树种混交竞争的结果。闽粤栲与枫香均为喜光、较耐旱的速生树种,且闽粤栲冠幅大,在直坡面生长速度较快,竞争激烈,对枫香形成受光遮挡,对于喜阳的枫香生长不利,所以闽粤栲的生长速度远大于枫香[1]。在凹形坡地光照较弱,闽粤栲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枫香受到的遮光相对较少,所以枫香在凹部生长较快。凸形坡虽然光照较充足,但不利于保水保肥,所以闽粤栲和枫香在山脊上生长均最差。

查看“表2 不同坡形闽粤栲和枫香混交林生长分析结果”的人还看了

表2 鲁、苏、浙、闽、粤主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表2 鲁、苏、浙、闽、粤主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表6 德语中基于粤/闽语发音的中文外来词
表6 德语中基于粤/闽语发音的中文外来词
德语中文外来词的借用特点研究
表1 赣闽粤地区客家传统村落基本形态类型
表1 赣闽粤地区客家传统村落基本形态类型
基于全域调查的赣闽粤客家地区传统村落类型体系构建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表2 不同林层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内外的物种多样性
表2 不同林层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内外的物种多样性
福建北部闽粤栲群落多样性比较研究
表3 不同样地杉木林下闽楠的形质生长情况
表3 不同样地杉木林下闽楠的形质生长情况
不同密度杉木林分下套种闽楠的生长分析
表2 5 a生杉木、枫香纯林及混交林林分结构因子
表2 5 a生杉木、枫香纯林及混交林林分结构因子
5年生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