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表2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淹水条件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施对水稻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数据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

收获后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表2)。结果显示U处理和A处理水稻产量效果最好。随着铵态氮施用比例的增加、硝态氮施用比例的减少,水稻产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水稻产量提高的原因主要为铵态氮提高了水稻的有效分蘖,从而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当铵态氮添加比例由25%提高至100%的过程中,N3A1处理、N2A2处理、N1A3处理和A处理较N处理水稻每公顷有效穗数分别增加了3.28%,16.15%,38.09%和52.31%;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0.38%,23.50%,49.21%和60.11%。A处理与U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施肥后各处理之间穗粒数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高于CK处理。A处理和N1A3处理水稻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这说明充足的铵态氮供应还能使水稻籽粒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