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钢梁及混凝土板应力情况》

提取 ⇩
MPa
《商合杭高铁钢-混凝土连续结合梁设计》

(2)经过不同顶升顺序、不同顶升高度并结合桥面板浇筑顺序进行计算比选,古城特大桥采用2个中墩顶升0.60 m和2个次中墩顶升0.20 m。中墩采用较大顶升量是为保证中墩支点桥面板施加足够大的压应力,次中墩顶升量较小是根据成桥后4个桥墩支点桥面板压应力相当确定。钢梁及混凝土板应力情况见表2,支点顶升及混凝土桥面板安装顺序示意见图3。

查看“表2 钢梁及混凝土板应力情况”的人还看了

表3 各盖梁持久状况混凝土应力结果
表3 各盖梁持久状况混凝土应力结果
横坡对大尺寸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受力影响的研究
表2 辅助墩处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及钢梁的应力
表2 辅助墩处组合梁混凝土桥面板及钢梁的应力
组合梁斜拉桥增加辅助墩处桥面板压应力的技术
表1 混凝土配合比:半轻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分析
表1 混凝土配合比:半轻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分析
半轻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分析
表4 钢筋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弯曲性能试验
表4 钢筋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弯曲性能试验
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弯曲性能试验
表4 混凝土试拌配合比:无预应力箱梁混凝土单掺矿粉配合比技术应用
表4 混凝土试拌配合比:无预应力箱梁混凝土单掺矿粉配合比技术应用
无预应力箱梁混凝土单掺矿粉配合比技术应用
表4 试验梁的参数:粘贴铝合金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界面剪应力
表4 试验梁的参数:粘贴铝合金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界面剪应力
粘贴铝合金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界面剪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