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城市雨水径流传热模型》

《表1 城市雨水径流传热模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特征、负荷评估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透水区域面积急剧增加,加剧了城市水体热污染的风险[27]。因此,如何系统评估区域、城市、流域等不同尺度的热污染负荷对于受纳水体热污染控制和治理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负荷的评估方法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多个传热模型,各模型的特点如表1所示。可知:不同类型模型使用条件不同,例如Thompson等[10]提出的TURM模型是基于不同下垫面类型的物理特性、气象条件(气温、湿度、降雨前后太阳辐射)、降雨强度和降雨温度等影响因素以及径流和地表的传热作用,该模型用来预测不透水区域和透水区域的径流温度,其采用该模型模拟沥青路面径流温度和草地径流温度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但TURM模型只适用于降雨强度恒定的降雨事件。为了弥补TURM模型的不足,Janke等[23]建立了水热数值模型,主要用于评估非均匀降雨强度条件下道路表面雨水径流的流量和温度,该模型的原理主要基于水量平衡方程和地表径流热量平衡方程,其表达式分别为式(4)、(5),根据地表辐射、对流、蒸发和传热通量的大小,建立了径流流量和温度沿着路面距离变化和时间变化的函数。研究团队将该模型应用于模拟停车场的径流流量和温度,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