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世纪50年代香港世界文学改编粤语片及其参照的好莱坞/上海电影》

《表1 20世纪50年代香港世界文学改编粤语片及其参照的好莱坞/上海电影》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情节剧到文艺片:20世纪50年代香港粤语片的中国化改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综合《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内容及笔者个人观影经验

20世纪50—60年代是香港电影国、粤语并盛的黄金时期。相对于以南下影人为骨干、南洋资本为后盾,面向东南亚、港澳及台湾地区中上层华人群体的国语片,以中下层广东移民为主要市场的粤语片作为一个整体更加依赖地方性文化。然而,20世纪50年代中期,香港却出现了一批改编自世界文学的粤语电影(具体片目见表1,以下简称“世界文学改编粤语片”)。相对于当时粤语片庞大的年产量(1),这些影片尽管显得微不足道,但凭借自身的独特性,也足以构成现象级的存在。本文正是聚焦于此,探讨改编(remake)作为一种机制,在香港粤语文艺片类型演进中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当代媒介技术和文化工业模式不断演进,全球范围内资本、人才、创意的流动与合作日益频繁,包括电影在内的诸种流行文化之间跨文化、跨媒介的改编和同种流行文化内部的翻拍与重置日益普遍的情况下,此处所谓的改编,并非单指由文学到电影的改编,关注的也不只是文字和影像的差异,而是吸收了互文性、文本间性和超文本等理论工具,强调其他文本的多重中介作用,并从个体与国家、文化与跨文化传统以及它们同由好莱坞电影所主导的国际商业电影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的多元化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