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三个国家Bt棉花的种植及红铃虫田间抗性现状》

《表1 三个国家Bt棉花的种植及红铃虫田间抗性现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现状及抗性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我国长江流域自2000年开始种植转Bt(Cry1Ac)基因棉花,随着Bt棉花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的抑制了红铃虫的发生与危害。然而,该区域并没有要求种植一定比例的非Bt棉花作为“庇护所”,随着Bt棉种植面积的增加,到2006年,非Bt棉花的种植比例首次下降到20%以下[4]。到2008~2009年,非Bt棉花的种植比例降至12%。直至2010年开始,F2代Bt棉花的种植比例大幅度上升,为红铃虫提供了23%的非Bt棉庇护所,此后非Bt棉花的比例常年维持在25%左右[4]。常年的抗性监测发现,2008~2010年长江流域棉区红铃虫对Cry1Ac的敏感性相对于2005~2007年有所下降,表现出早期预警[5];而2011~2015年该区域红铃虫对Cry1Ac的敏感性相对于2008~2010又明显上升。此外,通过检测7种已知的抗性等位基因,发现2012~2015年这7种抗性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均处于较低水平,7种等位基因的总频率从2012年的0.0105(0.0084~0.0132)下降到2015年的0.0046(0.0031~0.0067),下降了2.3倍[6]。这说明“庇护所”对延缓红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演化是十分重要的,2006~2009年期间由于非Bt棉的比例极低,导致早期预警的发生,但随着2010年F2代Bt棉的大面积种植,提供了充足的非Bt棉庇护所,反转了红铃虫对Bt棉花的早期抗性,同时还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4]。因此,到目前为止,我国长江流域红铃虫对Bt棉花仍然保持着较好的敏感性(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