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矮秆良种更新期各阶段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情况》

《表2 矮秆良种更新期各阶段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广西常规水稻育种成就、问题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自1935年成立广西农事试验场以来,广西积极开展水稻育种,育成了一批良种广泛应用于生产,1949年之前育成品种的产量水平较低,在1 763~2 400 kg/hm2之间[4]。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的常规水稻品种产量不断提高,高秆良种当家时期推出一批高秆良种代替了解放初期杂乱的古老农家品种,生产上获得5%~10%的增产效果;矮秆良种当家时期品种较上一时期增产20%以上[4]。矮秆良种更新期各阶段产量更是逐步提高(表2)。第一阶段平均产量5 742 kg/hm2,第二阶段6 090 kg/hm2,较上第一阶段增产6.0%,第三阶段平均产量6 756 kg/hm2,较第二阶段增产10.8%。对比各阶段的产量构成因素,第二阶段平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均低于第一阶段,每穗粒数明显高于第一阶段。可见,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育成大穗型品种来提高产量。与第二阶段相比,第三阶段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略有降低,但每穗粒数、千粒重明显提高,可见,第三阶段继续通过育成大穗型品种来提高产量,同时通过育成大粒型品种使产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罗群昌等提出了“通过增加粒长实现产量和外观品质同步提升的高档优质稻”的育种策略,育成了桂育7号、桂育8号、桂育9号等大长粒型常规优质稻品种,米质优,产量达到普通杂交稻的水平。2011年和2012年连续2年在百色市田阳县实施“桂育7号百亩连片高产示范”,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干谷产量分别达7 730kg/667 m2和8 380 kg/667 m2。2016年在百色市田阳县及河池市南丹县实施“桂育9号百亩连片高产示范”,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干谷产量分别达到9 500kg/667 m2和10 940 kg/667 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