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算法性能对比:室内惯性导航系统/相机拓扑测量的因子图合作定位算法》

《表2 各算法性能对比:室内惯性导航系统/相机拓扑测量的因子图合作定位算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室内惯性导航系统/相机拓扑测量的因子图合作定位算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加粗数据为最优值。

INS/CTOP位置误差统计如图12所示,在该实验方案中,SC算法和DCS算法的ΩSC=[1]。由图12可以看出:非鲁棒算法野值点较多;DCS算法效果稍差于SC算法,但因为采用闭环解算,迭代次数和所需运行时间最短;SC算法因需要扩展开关变量为优化参数,故所需的时间最长;改进后的SC算法因为引入权值判断法,剔除了同用户多边框的异常拓扑测量值,进一步抑制了野值点数,提高了鲁棒性和定位精度,且减小了SC算法中未剔除的同用户多边框情况下的额外开销。各算法的性能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精度提升量是指各算法均方根误差相对于非合作+非鲁棒算法的提升的百分点,预测成功率是在开关变量判断阈值bth=0.01时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