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研究对象教学效果评价》

提取 ⇩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流行病学教学方法探讨》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期末考试总成绩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题型进一步探讨发现,在理解记忆型题目上接受不同教学方式的学生最终分数不同,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学生在分析讨论型题目上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

查看“表1 研究对象教学效果评价”的人还看了

表1 学习态度测评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其对教学效果影响探析——以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为例
表1 学习态度测评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其对教学效果影响探析——以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为例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其对教学效果影响探析——以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为例
表2 学习能力测评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其对教学效果影响探析——以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为例
表2 学习能力测评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其对教学效果影响探析——以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为例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其对教学效果影响探析——以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为例
表1 PBL+TBL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影响
表1 PBL+TBL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影响
PBL+TBL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表2 教师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PAD)的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表2 教师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PAD)的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PAD)的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表3 学生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PAD)的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表3 学生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PAD)的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PAD)的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表1 教学、自主学习与学习效果测量指标
表1 教学、自主学习与学习效果测量指标
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高校学生学习效果的研究——以大学生“JavaScript”课程为例